2024-2025学年(下)嘉兴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980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1981年粮食产量

6.70亿千克

1982年粮食产量

7.15亿千克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3、习近平指出:“火箭军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下列相关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之一

B. 火箭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C. 火箭军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 火箭军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

4、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就出1226名代表,其 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沿海港口城市。

A. 十二个

B. 十三个

C. 十四个

D. 十五个

6、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下关于这次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B.该事件发生在“文革”之后

C.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该事件要求仍以“阶级斗争为纲”

7、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和平解决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8、2018年“两会”期间,李宪找到他出生那年他爸爸参加两会的老照片,李宪现在的年龄是

A.60 B.64 C.69 D.70

9、1953年,毛泽东指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据此,我国加快了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化建设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2020年是改革开放42周年,42年前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随即全面进行。1980年,中共中央平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中的历史人物是

A.彭德怀

B.陶铸

C.刘少奇

D.贺龙

1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3年,希特勒上台

B.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C.墨索里尼率党徒进军罗马

D.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4、下列口号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D. 新中国诞生;三大改造完成

16、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电视 B.计算机网络 C.报纸 D.书本

17、1952年,广西提出在桂西地区成立以壮族为主的自治区,当时壮族人口占桂西总人口的67%。材料表明设立自治区的重要依据是民族

A.地理位置的远近 B.聚居人口的多

C.相互交融的程度 D.产生的历史久远

18、我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而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就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9、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这三个地区

A. 都设立了经济特区

B. 都成立了特别行政区

C.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 都由中央政府行使主权

20、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兴办的4个经济特区分布在

A.上海、浙江 B.广东、福建 C.山东、江苏 D.广西、天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23、们可以用数字来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请分别列举了以下内容。

(1)“一次大危机”:________

(2)“两个策源地”:________

(3)“三个坏同盟”:________(指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

 

24、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5、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6、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8、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29、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

30、1919年的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9年,在福建上杭召开的 _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整个世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世界影响?

(2)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什么?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项,这里“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6)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

32、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解放65周年。65年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列举"一五”计划中的哪些成就促进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3、1978年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改革开放

(1)(呼唤变革)

材料一  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人均年口粮仅有200多斤,一天做10个工分仅值两角钱,小岗生产队成为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队”。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河川断流,庄稼绝收,大批灾民离家乞讨,大片土地荒芜。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①指出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

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2)(包干到户)

材料二  “包干到户”的基本做法是: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一般由村委会代表)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统购或合同定购任务并向生产队上缴一定数量留存用作公积金和公益金,余下的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和支配,从而取消了生产队统一经营和统一分配,“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因此,“包干到户”意味着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经营向家庭在承包来的土地上经营的根本转变。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

①指出“包干到户”在生产经营和分配方面有何变化?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③在“包干到户”的基础上农村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

(3)(对外开放)

材料三  (如图)

①概括说明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何变化?

②这一变化有何影响?

(4)(深化改革)

材料四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从北京到达徐州后,首先考察了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他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

——央视新闻网

①说明国有企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②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③21世纪,你认为应该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