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汕尾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副对联往往具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利排列正确的是(     

①与火箭争速度,三年赶英;和日月比高低,五年超美。

②四十改革绘江山,尽是春天故事;九域腾飞光日月,几多盛世文章。

③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④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2、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________”正式交接入列,这是我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 毛泽东舰 B. 辽宁舰 C. 钓鱼岛舰 D. 长城舰

3、“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的时间是

A.1954年底

B.1955年底

C.1956年底

D.1957年底

4、读下图,这一喜庆场面的出现是因为

A. 实行对外开放

B.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5、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1949年某天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对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此材料应出自

A.《中英联合声明》 B.《中葡联合声明》 C.《中美联合公报》 D.《反分裂国家法》

7、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可以看出,他批判的是“两个凡是”方针,倡导的是( )

A.实行一国两制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小史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学习性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经济体制的改革

C.对外开放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 C. 人民 D. 中央军委

11、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12、一大二公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公私合营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3、抓住关键词是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一份1971年10月的报纸报道中有“乔冠华”“外交胜利”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份报纸可能是在报道

A.中苏的建交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日内瓦会议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4、关于三大改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实行走合作化道路

C.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开国大典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在社会主义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种政策”是指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兼并

D. 没收

17、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胜利,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全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对这场讨论“不表态”“不介入”,汪东兴也在若干场合指责这篇文章。但是,这场讨论已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意愿冷却下去。这说明

A.社会渴望思想的解放

B.社会一致要求党中央改变政策

C.党中央对社会舆论失去控制

D.社会对学术真理热情空前高涨

20、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准确的一项是:

A.1978年前已在全国推广 B.未能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C.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2、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3、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4、方针:“百花齐放”“______”。

2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8、(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29、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0、图一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_战争。以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2、“两弹一星”指什么?请写出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的名字。“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何重大意义?

33、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重工业基础薄弱程度,可以比较中国与印度、美国间的钢和电产量:1950年印度人均钢产量为4千克,美国为538.3千克,而中国1952年才2.37千克;1950年印度人均发电量10.9千瓦时,美国是2949千瓦时,而中国1952年仅2.76千瓦时。

材料二: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的主要矛盾,并明确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斤)

3900.5

2870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

 

(1)根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的工业局面,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会议?会议指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导致材料三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

(4)到1965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你认为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