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占乡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和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约14%的土地。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2、以下关于西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3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4、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下表系列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列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些报道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D.《论十大关系》
5、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儒家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6、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一带一路”
C. 金砖国家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7、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 B.艰苦创业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8、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A.黄浦江上要建桥
B.粉碎林彪集团
C.粉碎“四人帮”
D.“四五运动”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0、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梦想。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安康
11、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制定宪法
1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邓小平重新出山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3、2018年10月25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之后,再次开启访华之旅,引发全球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
A.田中角荣
B.小泉纯一郎
C.福田康夫
D.安倍晋三
14、曾经的深圳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这一状况开始改变始于深圳被设立为(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沿海城市
D.自由贸易区
15、照片是历史真实的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西藏和平解放
16、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 )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
A.陕甘宁
B.中原
C.晋察冀
D.东北
17、武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武昌有一条路被命名为“首义路”,这是为了纪念(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同盟会成立 D. 中华民国成立
18、坦桑尼亚外交官萨利姆曾说:“……就是向全世界宣告:第三世界,中小国家,可以在联合国讲坛上扬眉吐气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与萨利姆的话有关的是
A.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B.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C.“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举办 D.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下边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 海 B. 空军 C. 陆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20、2013年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
A. 人民来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C. 中国政府来实现 D.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实现
21、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2、填空题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他的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
(3)(_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且在中共(______)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4)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其实行(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5、“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6、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8、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9、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卫星名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0、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2001年,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33、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4、梦想,是一切奋斗的起点。一个有梦想、肯奋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带领中华儿女奋力前行,逐梦结出累累硕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团结统一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历史演进中,统一是主流。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促使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多元一体格局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祖国统一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有能力保障香港澳门的繁荣安定,就有信心应对风云变幻,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1)材料中“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所学知识回答,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强军强国梦)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推动国防实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与科学家的潜心研究密不可分,试列举两位相关的科学家代表。
(4)材料中“四十年来”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政策的设计师是谁?
(民主法制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視立法工作,尤其强调“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5)据所学知识回答,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关于法制建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6)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