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湾云林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a所表示的时刻

A.点燃红磷放入集气瓶中,盖紧橡皮塞

B.将要打开止水夹时

C.红磷刚刚熄灭

D.水沿导管流入瓶中到达刻度1处

2、《本草纲目》记线,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化学式是C20H30O5)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心莲内酯是一种氧化物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构成

D.穿心莲内酯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垃圾就地焚烧

C.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D.提倡多开汽车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生铁和钢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HCHO(甲醛)和C6H12O6(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

5、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还原性

B.熔点高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6、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耐酸性

7、小明做家务时用食醋除了热水壶内的水垢。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Mg(OH)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3

8、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由于

A.水分子被破坏

B.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9、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第19届亚运会。在举重、体操等项目中,运动员上场前都会在手上擦满俗称”镁粉”即MgCO3的白色粉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gCO3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

B.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C.MgCO3可由镁和氧气反应制得

D.MgCO3中镁元素的含量是碳的2倍

10、“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钙等,这里的“钾”和“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1、工业上用氨气生产硝酸,相关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属于化合反应

B.上述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NO

C.上述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D.若6.8tNH3完全转化为HNO3,理论上消耗16tO2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氮气和氢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到二者玻璃管口处,观察现象

B

区分二氧化锰和活性炭

观察颜色

C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充分煅烧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A.A

B.B

C.C

D.D

13、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4、2009年初,市面上出现了编号为开头的100元假币。而真币其正面左下方的数字"100"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侧看为蓝色。防伪油墨中含有,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那么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15、“嫦娥石”含有丰富的钙、铝、镁、钛等,是我国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中“钙、铝、镁、钛”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16、过氧化钠(Na2O2)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碳酸钠为酸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实验室可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17、下列有关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C.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

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都含有氢分子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我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共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由于山泉水中的硅酸(H2SiO3)有益人体健康,可促进钙的吸收。《茶经》中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其主要是由茶黄素(C19H24O12)、小香叶醇(C10H18O)、儿茶素(C15H14O6)等物质所致。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可用肥皂水检验山泉水是否为软水

B.茶黄素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19:24:12

C.硅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有关茶黄素、香叶醇、儿茶素三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

B.相同质量的茶黄素和香叶醇碳元素质量比是19:10

C.三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三种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香叶醇

【3】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x为8

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硒原子第一电子层电子数是6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点燃酒精灯

21、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于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大小关系为: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其中含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池。生产锂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大,性能下降。为此,某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含有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

B.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

D.由图可知,电池性能最佳的时刻是B点

2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时固体中含有3种物质

B.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b)g

C.m点、p点和n点的固体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

D.m→n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

2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乘电梯迅速逃生

24、二氧化氯(C1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Cl

B.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移走蒸发皿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滴加液体

D.熄灭酒精灯

26、以下四个图像与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C.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2)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____(填溶解乳化)现象。

3)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

4)①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

②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③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28、实验室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氯化钠固体     g

②称量:将氯化钠放左盘,砝码放右盘,调整游码至天平平衡

量取:应该选用     mL规格的量筒(50mL或100mL)

溶解: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用     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右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固体不纯。

(3)小明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     、装瓶贴标签。

②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   mL。(结果取整数)

 

29、根据要求填空: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差较大,是因为它们的_____不同。

3)碳与氧气反应有时生成一氧化碳,有时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_____不同。

4)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铁能的表面冒气泡,铜的表面则没有,是因为_____不同。

5)氖气和氩气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_____相同。

30、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31、如图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2)将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择所给仪器中的B、F、G、H和     

③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3)上述组装的装置,还可用于H2O2溶液和CuSO4溶液(作催化剂)混合制取O2、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但不能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此选择需要考虑   、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

 

32、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是教材中的四个演示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1水沸腾,水燕气在干冷玻璃片上凝聚成_______

(2)实验2固体由块状变为_______

(3)实验3两种溶液混合后有_______色絮状沉淀生成。

(4)实验4固体不断溶解,且固体表面不断有_______产生,澄清石灰水_______

(5)上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33、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氧分子:__

(2)表示的粒子:__

(3)3个锌原子:__

(4)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的最小粒子:__

(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

(6)3个亚铁离子:__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__

34、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_g。

 

35、1)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用数字序号填空)

C60属于单质;

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由图分析可知,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⑤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2)你在初中化学中先后接触到以下几组物质:O2O3;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和C60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6、(1)高炉炼铁过程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KIO3与KClO3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KI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提供下列仪器和装置。

①图1所示的仪器B、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若利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制取氢气,组装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1中的仪器______ (填字母)。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用图2所示装置测量生成H2的体积,H2应从______ (填“甲”或“乙”)管通入。

④下列混合气体(括号内气体为杂质)能用图3装置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的是______(填序号)。

a O2(CO2) b CO2(HCl) c NH3(O2) d H2(HCl)

(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①量取水,应选择______ (填“10mL”或“50mL”)量筒。

②下列操作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 (填序号)。

a取用潮湿的氯化钠                       b称量时,所用砝码表面已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转移溶液后,烧杯内还有少量氯化钠固体

38、根据下列装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先___________,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用手捂热锥形瓶;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上图最后两个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4)为研究影响反应放慢的因素,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盐酸和5g碳酸钙粉末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1

2

3

4

5

CO2体积(mL)

50

90.5

110.5

120.5

121

分析表中数据,随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你认为引起该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产生氨气(NH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收集氨气可用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在实验室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铜。

⑴小芳取少量氧化铜和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硫酸。略微加热后得到蓝色溶液,接着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结果没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请你帮助小芳分析没有得到蓝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刚取少量氧化铜和一定量稀硫酸,经过较长时间加热,氧化铜全部溶解后,立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也没有得到蓝色沉淀,试管中却意外出现了黑色固体。请写出黑色固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在加热器钢板上的三个小槽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白磷、红磷、被沙子覆盖的红磷,用电炉给钢板加热,观察到:①中白磷最先燃烧且越烧越旺;②中红磷一段时间后开始燃烧;③中红磷没有燃烧。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