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百团大战
2、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3、每一个时代都有反映其特征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 经济特区招商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C.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D. 文革小组上山下乡造反有理
4、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经营承包责任制
B.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C.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5、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雄模范人物。以下人物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6、2013一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这体现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7、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8、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9、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 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1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11、下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大跃进”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2、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freestyle”“微信”“4G”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
①“红卫兵”
②“打倒一切”
③“全面夺权”
④“知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也是中国的创举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4、“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后,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一度陷于混乱,主要表现有
①多地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④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 )
A.“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 B.神舟七号——杨利伟
C.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D.青蒿素——屠呦呦
16、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为
A. 山东舰
B. 南京舰
C. 辽宁舰
D. 武汉舰
17、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指( )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朝鲜战争
D. 越南战争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3年,希特勒上台
B.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C.墨索里尼率党徒进军罗马
D.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1952年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管理权 D.经营权
20、下列对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分土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不分给地主土地 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1、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2、(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3、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5、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6、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7、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8、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9、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30、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3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解放区开展了怎样的斗争?这一斗争的开展给我国农村阶级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中共八大是在怎样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我国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从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2、“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到1956年底国家对那些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3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道路选择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
(1)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意义?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请问“一国两制”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2)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右图人物的什么成就,解决了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道路向世人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预判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文明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在此道路引领下,我国在对内经济体制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伟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内涵?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二:“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1)材料一中,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
(2)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区域聚集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中国人的“自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