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可克达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钱学森为航天技术作出的贡献,可使用的一手史料是(   )

A.《科学家的故事》 B.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C.电影作品《钱学森》 D.钱学森遗留手稿和日记

3、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4、“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史实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农民从此过上了小康生活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专业化现代化

D.尊重了农民的勇气和个性

5、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6、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莫言

7、比较“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相同点是( )

A. 都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迫切愿望

B. 都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C. 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充满艰辛

D. 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践踏

8、如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们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此次站起来了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下来

C.改革政策的推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9、“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 中共十四大

10、下图的纪念币是我国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它发行于哪一年?

A. 1947年

B. 1997年

C. 2007年

D. 2017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何处

A. 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B. 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C.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 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12、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美联军

13、“‘中国梦’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可见实现“中国梦”要

A.真抓实干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14、邓小平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过失。其中时间最长、响最严重的失误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急于求成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5、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入侵朝鲜。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政府决定以谁为司令员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刘少奇

16、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公贼”

B.“四反”运动

C.彭德怀被打成反党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7、道路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B.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的

C.都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D.都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18、在哪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一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9、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最严重事件是

A. 侵略朝鲜

B. 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

C. 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D. 敌视中国

20、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副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别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平等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C.民族团结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2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3、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4、(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并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5)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

(6)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___

(7)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____________

(8)“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

(9)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积极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5、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成就

杰出人物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1月

1970年4月

1972年

青蒿素提取成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26、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7、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8、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9、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30、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世纪以来,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据此,请列举新中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这两大梦想的具体史实。

(2)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在此过程中具有伟大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上作出了哪一伟大决策从而使中国开始富起来?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共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这是在哪次大会上提出的?

3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得追求。八年二班同学就海峡两岸的交往整理笔记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台湾问题一直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台湾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2)请你列举出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两例

(3)“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

(4)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6)通过上述探究,谈一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33、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程,并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的法制建没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践踏,这一时期是指?

(4)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路、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部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