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中“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得益于
时间(年) | 1980 | 1981 | 1982 |
产粮(亿千克) | 5.02 | 6.70 | 7.15 |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
A.朝鲜内战爆发
B.美国出兵侵犯中国东北
C.美国派兵到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D.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3、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
D.增强企业活力
4、学习中国现代史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
④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该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
B. 如何发展中国的文化事业
C. 如何对农村进行改革
D.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6、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C.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B. 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D. 经济特区——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担负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它诞生的标志是( )
A.北洋海军的组建 B.南海舰队的组建
C.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9、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A.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
D.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10、1984年联想、青岛电冰箱总厂、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即后来的万科)等公司纷纷成立。财经作家吴晓波称这一年为“中国公司元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实现民族团结
11、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作为艰苦创业时代的英雄,激励了许多的中国人。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邓稼先
B. 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焦裕禄
C. 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王进喜
D. 勇于改革的先锋——雷锋
12、如图是我国1964年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的
A.导弹
B.原子弹
C.氢弹
D.中子弹
13、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组织策划了企图分裂祖国的严重暴力打砸抢烧事件;西藏是哪一年和平解放正式纳入新中国中央政府统辖的?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9年
14、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股份制 B.合作社 C.集体化 D.公私合营
15、邓小平:“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下列语句中文革提供的教训错误的是( )
A.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B.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要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
16、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该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
17、“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过去,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②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
③现在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④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19、“铁人”王进喜是下列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 电子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石油工业
D. 航天工业
20、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
B.产品分配完全自主
C.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D.农业生产经营自主
21、1971年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2、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3、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实施: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______,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_______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6、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28、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9、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30、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3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2、毛泽东指出:“国家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什么?建国初期,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什么构想使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哪个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以保障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乡。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指哪国侵略者?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是近代哪次侵略战争?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了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