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面对“中国梦”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越南战争的胜利结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这就是
A. “阳光工程” B. “希望工程” C. “211工程” D. “幸福工程”
4、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20世纪
A. 50年代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80年代
5、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攻陷广州
B.沙俄侵占雅克萨
C.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6、1954年9月,王爷爷到北京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很可能是
A. 中共八大
B.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十四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在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与这里的“公共食堂”有关的事件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着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9、西藏是祖国大陆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省份,至今已有:
A.67年 B.66年
C.65年 D.64年
10、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1952年春节,农民张大爷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11、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该冤案的人物是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12、新冠爆发后,我国政府做出了国民治疗新冠肺炎的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的决定,这表明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综合国力的增强 ④法制体系健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1977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鲜明的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是
A.纠正了左倾错误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密切了海峡两岸关系
1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②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
③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④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6、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18、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到了土地所有证。他领得此证是依据(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9、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20、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的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下列科学家与钟南山、李兰娟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屠呦呦 D.莫言
21、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2、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______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_______道路,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___。
24、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5、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8、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0、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31、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2、我国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写出这一方针的含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抗美援朝开始于哪年哪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谁
(3)写出在战争中涌现出的典型的两个英雄人物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什么称号?
(5)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4、四十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图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他们胸无点墨,却以本能击破乌托邦的狂想。为了吃饱肚材料,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
——人民网
图二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保存的“生死契约”
材料三:
图三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请回答:
(1)请将图一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为什么说图二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3)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