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黔东南州 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

A. 客观经济规律 B. 党的领导 C. 人民的积极性 D. 人民的愿望

2、1999年12月20日,终于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才能享受这和平安宁的生活。下列四位英雄人物中,不属于同一革命时期的是?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杨根思

4、如图漫画的作者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D.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5、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新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

A. 建立新中国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实施“一五”计划

D. 完成三大改造

6、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辩:“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 20世纪50年代末   B. 20世纪6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初   D. 20世纪70年代末

7、“会议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十八届五中全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8、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确定了国旗、国歌

C.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

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

B. 新中国的成立

C.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0、“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他在解决祖国统一方面的伟大思路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下表为摘录的一部分人物传记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

 

第二章

南昌起义长征跋涉

第十二章

民族危亡西安事变

第二十一章

解放民生民主建国

第二十七章

 

第三十五章

文革恶浪发展经济

 

 

A.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B.撤销罪名冤案得反

C.南方讲话改革开放 D.经合会议共襄盛举

12、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母,也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表明我国已经彻底掌握独立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这艘国产航母是( )

A.辽宁舰 B.山西舰 C.广东舰 D.山东舰

13、土地改革后,国家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的原因不包括

A.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

B. 一家一户经营不能合理使用土地

C. 农业生产毫无发展非常落后

D.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一样,安葬在朝鲜桧仓的烈士陵园。这个陵园里中国烈士所属的部队名称是 (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新四军、八路军

15、“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哪里

A. 广东广西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吉林辽宁

16、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

 

17、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

B.台湾当局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

D.台湾当局阻挠台湾商人到大陆投资

1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

①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他描写的情景是( )

A.北宋抗辽

B.北宋抗西夏

C.南宋抗金

D.南宋抗元

20、某同学正在进行一个主题研究,搜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破产法”、“股份制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2、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3、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8、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0、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

《人民日报》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的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反映了党和国家要工作中心的转移

(1)决定这件大事的会议是哪次会议?时间是什么?

(2)形成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什么?

(3)会议的意义是什么?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60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鹿心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台湾《旺报》13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积极制定计划,加强两岸民间交流,为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大开途径,让两岸红利能够普惠于台湾民众,新一波“登陆”热,也警示蔡英文当局,不要在两岸关系政策上继续一意孤行。

——摘自2017年4月13日13:31中国台湾网

材料四 2019年7月2日,香港“修例风波”以来,“港独”组织和一些极端分子以极其暴力的方式冲击立法会大楼,在多地向警察投掷汽油弹,在地铁站、飞机场等公共场所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甚至造成平民百姓的伤亡,这些极端暴力分子中甚至有一部分未成年人。他们以“反修例”为幌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暴力行为不断升级,社会波及面越来越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60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得益于哪一政策?推行此政策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国家统一、民族利益问题上应该始终秉持什么态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