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德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以下是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     

历史上________对我国的侵略

17世纪中期,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建立据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900年,与其他七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2、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B. 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 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端的标志。“开端”是指(   

A. 在全国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

B. 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作家莫言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土地,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1958年“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提高

D.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了生产

6、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7、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 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②各民族风情一致③各民族互相影响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以瑶族为主、以壮族、汉族、苗族等十余个民族为辅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A.“铁人”——王进喜 B.“解放军好战士”——钱学森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0、某历史小组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研究,以下搜集资料反映该主题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培养建设人才”“五年计划”

B. “大包干”“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C. “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承包责任制”

D. “按劳分配”“上海浦东开发区”“经济特区”

11、请你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是

A.新中国领导人的风采 B.新中国的复兴之路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新中国的发展

12、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评价

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计

 

 

A.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人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祛律框架体系形成

B. 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 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时安邦的总章程

D. 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3、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抗日战争

14、中美关系史上“历史性的握手”发生在之间。

A.毛泽东与杜鲁门

B.周恩来与杜鲁门

C.毛泽东与尼克松

D.周恩来与尼克松

15、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渡江战役 D. 上甘岭战役

16、20多年前,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下关于澳门回归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B.澳门成为了继香港后的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D.澳门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的重要表现

17、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下列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C.陆军、海军、火箭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

D.陆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火箭军

18、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异常鲜艳。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依法治国方针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政策

1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

B.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0、下列哪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

A.政企职责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获得的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2、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在我国被称为_______战争。

23、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25、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

26、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28、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改北平为北京的会议——

(2)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4)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

29、“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30、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2、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33、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摘编自《国际政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外交史实说明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

材料二:“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1960年尼克松《纽约:每日新闻》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电台广播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尼克松对华态度的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如今,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迈向复兴的中国将与世界携手前行,为推进和平与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第六集

(3)依据材料三回答,我们的“朋友圈”覆盖全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的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