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淮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行政长官是

A.董建华 B.范徐丽泰 C.何厚铧 D.梁振英

2、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全国建起了上百万个土高炉。这年年底,钢产量达到1 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土法炼钢毁掉了大片山林,浪费了宝贵资源,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述情况发生在(    )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D.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集中力量实现由全行业公私合营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

C.集中力量实现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

D.集中力量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国迈进

5、作家魏巍在某作品中提到“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作品反映的场景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6、“‘中国梦’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可见实现“中国梦”要

A.真抓实干

B.依法治国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7、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老孙归社》,画册讲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孙家庄农民孙大爷种地和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信用社 D.商业生产供销社

8、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交付海军,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的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东海舰队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9、热播剧《外交风云》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景——距离某问题的辩论还有一天,坦桑尼亚驻联合国代表等许多非洲国家代表在一起讨论:去年只有微弱只差,今年一定志在必得。他们希望充分利用这次辩论的机会,争取让更多国家加入赞成提案的行列。“辩论的这个提案”是关于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加入APEC的问题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据1954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国务院

D. 中央军委

11、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A. 公车上书

B. 西安事变

C. 五四运动

D. 七七事变

12、近代上海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这座城市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A.建立了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14、“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所说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A.佟麟阁 B.黄继光 C.邓世昌 D.邱少云

16、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实行计划经济、制定经济计划的发展道路

C.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道路 D. 对外开放的道路

17、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 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

B. 1984年,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举摘得23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C.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位居金牌榜第一位

D. 从只有一人参加奥运会到荣登金牌榜首位,这是一个崛起的民族在奥运史上留下的永恒经典

18、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9、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

C.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般而言,下列人名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A. 土改

B. 制宪

C. 建国

D. 援朝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福建省的经济特区

23、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25、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6、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8、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9、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0、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3、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年代外交组图

材料二:70年代的外交组图

材料三: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

主题:中国新时代的外交;

建交国家: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

主要活动: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5年,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这组图片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外交取得的哪些成就?请分析其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外交的特点并分析新时代外交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