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言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记叙了强大的秦国与弱小的安陵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最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B.《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动静结合,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抒发了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情感。
C.《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D.秋瑾的《满江红》中“青衫湿”运用典故表现了诗人虽有凌云壮志,但感叹知音难觅而落泪。
2、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诗歌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从起兵抗元到被俘已有四年。
B.颔联运用了比喻修辞。“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河,如雨中浮萍,形象生动。
C.颈联“惶恐”“零丁”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凄苦。
D.尾联借用“汗青”这一历史典故,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B. 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C. 在这次特大事故中,他是许多遇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D. 在会上,学生会主席汇报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学准备文艺节目,到处借服装和道具,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积极排练。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2月24日,鲁西北地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时间天地白茫茫的。
B.实验中学对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视,近期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C.领导干部要接地气,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不能漠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D.武城县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优惠政策、办事指南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魏王使晋鄙救赵,畏秦,戒勿战。平原君①以书责信陵君②,信陵君欲约客赴秦军,与赵俱死,谋之侯生,生乃屏人语曰:“嬴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昔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进如姬,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③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兵,晋鄙合符,果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兵进,大破秦军。
(选自冯梦龙《智囊•侯嬴》)
(注释)①平原君:即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②信陵君:即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③存:问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使晋鄙救赵 使:派遣
B.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辞:离开
C.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 诚:如果
D.公子遂将晋鄙兵进 将:率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夷门监者侯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力能窃之/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与赵俱死”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书信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兵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功也。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颔联。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综合学习实践。
按照本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们将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参加。
(1)除辩论赛这种活动形式外,请你再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两种恰当的活动形式。
(2)班会课上有一场“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辩论赛,请你根据所给内容仿写两句,为正方辩词补充内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① ,是② ,是宋代文豪苏轼被贬后写出的千古绝唱,是清代秀才蒲松龄手中名垂千古的妙笔名篇。
(3)以下是教材中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请你任选一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③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8、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选答题: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⑧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⑨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⑩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9、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①随着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经批准,完成救援任务的各地医疗队分批离开武汉。英雄凯旋,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援鄂白衣战士曾经逆行出征,舍生忘死,如今回家,致敬横幅、夹道欢迎、铁骑护送,获得高规格欢迎,实至名归。广大医护人员是战“疫”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与病魔斗争,用无私奉献甚至生命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疫功臣,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闪亮的英雄坐标。
②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指示强调,要充分发挥英雄的精神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抗疫期间,广大白衣天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崇高的使命担当、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在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迎接武汉抗疫英雄归来的同时,更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守护好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③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要守护好英雄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形成了“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尽管其表现各异但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不懈追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它们是国家观、义利观和生死观的集中再现。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民族记忆,是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精神支撑,是激励中华民族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当前,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挖英雄文化,不断拓宽英雄内涵,丰富英雄精神,让英雄精神和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④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需要赋予英雄时代内涵。英雄情结是中华民族情感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洋溢着英雄精神的奋斗史和奉献史。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具体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的振奋精神,“ ”的爱国精神,“ ”的献身精神,“ ”的拼搏精神,“ ”的奋斗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英雄精神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正向价值追求和历史记忆,成为超越时代的精神坐标,时代信仰,是鼓舞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⑤守护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就需要我们赓续奋斗。和平年代,远了硝烟战火,少了牺牲流血,但英雄从未缺席。抗疫洪流中的“逆行者”,他们展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设者们以中国速度创造了“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造奇迹,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内与病毒斗争,志愿者们努力协助疫情防控。还有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坚守岗位的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捐款捐物的各界爱心人士……他们尽职尽责,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我们在学习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要把其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汇聚磅礴之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征程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⑥英雄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鲜活的、具体的。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就是将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在学习抗疫英雄的同时,更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做一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新时代的守护者、创造者。
【1】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2】第①段简述“各地纷纷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有什么作用?
【3】将下列词句填入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 )
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②精忠报国 ③我以我血荐轩辕 ④以天下为己任 ⑤撸起袖子加油干
A.②④①③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⑤③①
【4】请简要阐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迷人的书桌
①有人觉得书桌是精致的,有人觉得书桌是整洁的,而在我的眼里,它是迷人的。②小时候,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即使是住在出租房里,也从未少了书桌。刚上学时,父亲便用废弃的旧桌子糊上报纸,给我做了一张书桌。那时,我与书桌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③等我长大一点了,书桌便成了我的秘密基地。大人们讲究视野开阔,所以我家的书桌一直对着窗户,我可以在疲惫的时候望望窗外,而一般窗都正对着门。那时我经常找同学借小说书,把它们压在课本下面偷偷地看,家人路过时,看见我认真的背影便不好再打扰。有次父亲反而跟我说,不要看那么多时间的书,多走动走动,否则都看成呆子了。他哪里知道,我看的那些小说,让我的内心有多欢喜。
④高中的时候,我开始试着投稿。周末也不喜欢跟同学出去玩,就坐在那书桌前,一坐便是一天。一篇文章删删减减,改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拿信纸抄好去投稿。还没变成铅字呢,就坐在那里幻想文章印成铅字的样子。闲的时候,我甚至还要在日记本里为自己的文章画上插图。少年时代,是书桌让我有了初见梦想的喜悦。
⑤后来,我在外上班,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里,虽然屋子简陋,但我仍然在床前为自己布置一张书桌。桌子是房东留下来的,我买来青色的格子布摊上,放上几本喜欢的书,再养上几朵花,读书深处见花香,不费什么心思,却觉得温馨。有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桌前坐一会儿,便觉得是一种享受。
⑥那时候,书桌反倒给了我安全感。也许很多人的一生都在漂泊,可我觉得有了书桌,起码心灵不再漂泊着。不管人生如何悲凉,我在书桌前一坐,那么多故事陪着我,那么多文人伴着我,我在书桌前读着一个个故事,我的心也飘向远方,我是自由的,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我便能成为想成为的样子,去想去的地方。
⑦如今我不再漂泊,却依旧把书桌当作自己住所的首选,即使是卧室,还是要放一张书桌。别人睡前各种护肤,而我却最讨厌那些繁琐的步骤,反而每晚睡前,都要坐在书桌旁,翻两本书看两行字。我觉得那些优美的文字,才能让人心灵舒适,带着美好的故事入睡,更能让人梦里香甜。这些年,书反倒成了我的护肤品。我经常看到别人的书房干净整洁,而我的书桌从来不会那样。我总是抽出一本书翻上两页,随手一放又换一本,有时候拿着本子写两句感悟,又丢到一边。好像它一直都是凌乱的,简单的,随意的,但却是美好的,迷人的,梦幻的。我在那里读到了扣人心弦的文章,遇见了一生难求的人,做了永远也到不了的梦,于是也将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和忧伤______(释放 流淌)在笔尖。书桌见证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⑧我想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有一张书桌,成为我生命中最迷人的存在。
【1】请根据文章④一⑥段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我”在书桌前的活动 | 感受 |
高中 | (1) | 书桌让“我”有了初见梦想的喜悦 |
在外上班 | 布置书桌,在书桌前阅读、静坐等 | (2) |
【2】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由”指阅读时,可将自己融入作品从而让思绪自由驰骋。
B.“只”体现了时间短,强调阅读时自己很快就可以融入作品。
C.“成为想成为的样子”指通过阅读,可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D.“去想去的地方”指在阅读时看到有趣的地方便想前往旅游。
【3】第⑦段加点词“护肤品”在文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画线处填更_______合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调控情绪
【材料一】
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利、友谊翻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②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使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挖掘积极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情绪、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找到了一些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③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帮助大家调控情绪。
④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意识不到自己性格不足的人,在与人产生矛盾时,总是认为对方性格有缺陷,所以,要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⑤肯定现在的自己。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说错话或做错事,学习或工作陷入瓶颈时,如果过于苛责自己,只会让情绪更加低落,加剧内心的痛苦。此时,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在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趋于稳定。
⑥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或者不方便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点记录下来,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记录情绪,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难过的事情,多做能令自己高兴的事,再想办法去解决烦恼的事。
⑦多建立几根支柱。在遭受负面情绪时,如果只有一根支柱,一旦这唯一的支柱倒塌,整个人就会随之崩溃。如果建立的支柱多几根,就可以通过其它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和化解负面情绪。这些支柱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亲密感情,可以是某种健康的活动等。
⑧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因此,要主动接近积极向上的人,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多向他们学习。同时,多做对自己或对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愉悦与幸福。
⑨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经常怨天怨地,充斥悲观情绪。悲观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磁场,不仅使自己深陷其中,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要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要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选自和田秀树《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材料三】
面对灾难和危险,人们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这是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负面的、消极的情绪若得不到有效释放与化解,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仿害,因此,急需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疏导、调节、化解负面情绪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面情绪让人情感体验不舒服,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伤害人的身心健康,应及时疏导。
B.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C.“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和“肯定现在的自己”两种方法都只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
D.恐慌、焦虑等情绪的产生是人们在面对灾难和危险等突发事件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2】结合材料,请你提出四条调节消极情绪的建议。
12、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务……生活处处是课堂。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能锻炼体魄,磨练意志;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智能得到开发……
请以“生活中的课堂”为话题,写出你自身的经历、体验或认识、思考。题目自拟,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书写认真规范;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