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无私奉献
B.廉政为民
C.刻苦钻研
D.居安思危
2、王伟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这种情景会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
B.新中国成立前夕
C.抗美援朝初期
D.“一五”计划时期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九一三事件”
B. 天安门事件
C. “四人帮”被粉碎
D. “四五”运动
4、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现的能够有效抵抗疟疾,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的新型药物是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青蒿素
D.胰岛素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④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三大改造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7、海峡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下列事件反映出
①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②2008年11月,两岸实现“三通”③2015年,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马英九
A.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B.两岸政治交流逐渐增强
C.两岸党派交流日益加强 D.两岸政治、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8、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一幅很有趣的对联,“30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30年后又分田,耕者尽其责。对这两次“分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田地都归农民所有 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
9、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政协会议的召开 B.新中国的成立
C.《共同纲领》的通过 D.西藏和平解放
10、在我国古代时期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现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一历史重担,进一步提出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目标的是
A. 中共十九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11、下列对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叙述错误的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分土地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不分给地主土地 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2、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哪座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
A. 厦门 B. 珠海
C. 深圳 D. 汕头
13、下表为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其反映了
年份 | 1949年 | 1959年 | 1969年 | 1979年 | 1989年 | 1999年 | 2017年 |
国家数量(个) | 10 | 34 | 45 | 120 | 136 | 162 | 175 |
A.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14、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一五”成就
B.三大改造
C.平均地权
D.国有企业改革
1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告的世界历史意义是
A.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6、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A. 改革开放
B. 祖国统一
C. 申奥成功
D. 外交成就
17、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成为现代化强国 ④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9、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 )
A. “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B. “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
C. “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
D. “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
20、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北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3、1992年,_____(会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的地方代表是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
26、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8、《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9、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________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30、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理事物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97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香港
B.1999年中国收回的固有领土:澳门
31、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3、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再一次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种)
(2)历史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哪些手段企图扼杀新中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外交硕果: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2001年我国又取得了一项外交成就指的是?
(4)总结反思: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认识。
34、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通过什么伟大的构想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利因素有哪些?(请你写出两点)
(4)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