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①消除民族差异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珍贵的照片记录着精彩的瞬间,却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D.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3、2010年世博会已在在中国成功举办,其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如下图)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彰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源于哪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
A.文艺复兴 B.大化改新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诞生
4、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
5、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下列选项不属于实现中国梦必须做到的是
A. 走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符合中国国情
D. 凝聚中国力量
6、下列人物中,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 B.
C.
D.
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组建了( )
①北海舰队 ②东海舰队 ③南海舰队 ④太平洋舰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图是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的一支中国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
A.核威胁
B.核进攻
C.核恐吓
D.核反击
9、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分别是
A.陈毅 克拉克
B.彭德怀 朱可夫
C.彭德怀 麦克阿瑟
D.朱德 巴顿
10、世界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 )
A.巴黎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华盛顿会议
11、阅读以下对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上述两副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12、由田汉、聂耳共同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祸深寇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把她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是在
A.抗战时期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的现状是( )
A. 工业高度发达,实现了现代化 B. 工业基础薄弱,水平低
C. 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国家 D. 农业发达,工业落后
14、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追求高消费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观念
15、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 人口多,耕地少 B.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16、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17、“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祖国的港澳地区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主权归属
C. 经济制度
D. 社会生活
18、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 广西、宁夏等民族自治区高于省级地方行政区域
C. 民族自治地方是主权独立的自治区域
D. 民族区域自治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
1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政企分离
B.增强企业活力
C.分配制度改革
D.所有制结构改革
20、下图是《中国外交第一人周恩来》一书的部分目录摘编,其中第二处标题恰当的是( )
第四章智慧 一、独立自主 二、…… 三、求同存异 四、以大事小 |
A.和平共处
B.分道扬镳
C.扬眉吐气
D.乒乓外交
21、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2、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3、到 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____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用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____,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____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____,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6)1992年11月,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5、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首发地是(___)
2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8、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30、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31、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2、改革开放40年来,先后形成了四届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这四届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都是谁?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苹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路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三: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材料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段讲话有何重大历史意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3)材料四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理论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