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金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上午八时正,无数选举站的大门开启了,选民们严肃地列队走到验证处,每人领到一张选举票,票上印着候选人的姓名,候选人是由广大群众经过充分酝酿提出来的,每个选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爱戴的人,即使是候选人名单以外的也可以。(《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以此次普选为基础,召开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C.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D.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

3、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4、两岸直到,……终能秉持九二共识…汪道涵唁辜振普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5、以下四个城市最早对外开放的是(     

A.

B.

C.

D.

6、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7、下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与此图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通过《共同纲领》

B.作出工业化决策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8、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D.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9、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0、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A.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标志着各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C.促进了西部大开民的进行 D.积累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宝贵经验

11、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主要内容有

①国旗

②国徽

③代国歌

④首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开始把利润大部分上缴国家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开始把利润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13、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4、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C.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15、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中日建交

16、建国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国家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7、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 大跃进运动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18、下列科学家中,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袁隆平 D.屠呦呦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A.教育

B.高新科技

C.高等教育

D.电子产业

20、人们的姓名往往蕴含着父母的期望与时代的变迁。根据史实推断,王解放,张跃进,李文革,刘开放四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最有可能是(   )

A. 李文革 B. 王解放 C. 张跃进 D. 刘开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2、科技成就:________、人造地球卫星、籼型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等。

23、“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4、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5、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的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2、大国外交是历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中国现在正时刻展现的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次“大会”的名称?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这种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形成怎样的特色外交格局?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3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古代史上中日之间曾经有过非常密切友好的往来。 近代明治维新后,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请回答:

(1)中日之间曾爆发过两次战争,请说出是哪两次? 

(2)这两场战争的结局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