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神农架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画大师徐悲鸿于1943年绘制《会师东京》(如图)这幅巨作,其目的是

A.唤醒国人反抗的斗志

B.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心

C.揭露民族的精神弱点

D.开辟国画技法新时代

2、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中国采取的措施有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西藏的和平解放

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朝鲜战争爆发后,悍然派兵侵略朝鲜,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国家为(   )

A. 英国   B. 苏联   C. 美国   D. 日本

4、对下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时间

成就

1967年6月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文革时期,虽然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重要的科技成就

B.这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成果

C.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辛的付出

D.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更大成果

5、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       召开,此次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A.福州

B.三明

C.上杭古田

D.厦门

6、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奋斗日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A.两个一百年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新发展理念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事件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土地改革

③抗美援朝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9、被视为新中国施政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这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所针对的错误倾向是

A. “浮夸风”现象

B. “共产风”现象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阶级斗争为纲

11、表格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表明

时间

改革进程

1978年12月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第一书记座谈会,最终肯定了包产到户

1982年9月

中共十二大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强调要长期坚持

A.国家大力兴办农村乡镇企业

B.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包产到户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2、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曾抽样调查了农民家庭平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含所有权和使用权)。据下表判断,此项调查的时间大致在农户户均占有生产资料情况表

类别

耕地(亩)

牛(头)

犁(只)

房屋(间)

数量

19.48

0.43

0.73

4.17

A.土地改革开始前

B.人民公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后

C.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

14、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6、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7、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它成立于   (  )

A. 1972年   B. 1989年   C. 1991年   D. 2001年

18、下面是小张同学收集的两张粮票。当时这些票证发行的原因是

A.为了收藏,发行票证 B.物资丰富,促进消费

C.物资匮乏,计划供应 D.照顾贫困,凭票发放

19、下列能够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使用粮票、布票买东西

②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瓦房

③乘坐飞机、高铁出行

④穿中山服、解放装

⑤看电影、逛街、吃美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改革开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事求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22、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50年10月,以 __________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________ 年7月,美国被迫在 _____________ 上签字。

23、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4、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做出决策、低砺前行的盛会。

(1)在________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帆。

(2)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九大指出,把________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年12月20日对___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_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7、全方位外交: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________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8、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_____,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____新胜利而奋斗。

(2)_____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_____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0、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时有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材料四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1)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说说这三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制是否再次发生变化?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索。

(1)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和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3)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3、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

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其中,洋务派和革命派走过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丰十一年,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同治二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同治十一年,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光绪七年,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宇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苏报》《华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的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底层社会展开……当北京发生政变后,江浙社会仍保持自己的独立立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

——摘编自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四: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 3000 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江(沪)浙地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4)据材料四,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5)请根据材料概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