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中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两幅图片表明当今中国

A.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 D.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华诞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青岛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下列关于人民海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

B.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的装备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C.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D.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人列

3、表格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表明

时间

改革进程

1978年12月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召开各省市第一书记座谈会,最终肯定了包产到户

1982年9月

中共十二大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强调要长期坚持

A.国家大力兴办农村乡镇企业

B.农民从此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包产到户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4、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关于各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 ①阶段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产生

B. ②阶段李鸿章等人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C. ③阶段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D. ④阶段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5、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场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6、下表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7、1949年9月21日,在某次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被周恩来称为“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这“剧本”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它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与下表所示对联赞颂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殖民国家是(       

百年归来举国迎,莲花报喜;

两旬崛起群英萃,蝶梦成真。

A.英国

B.葡萄牙

C.沙俄

D.意大利

9、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新分到土地的农民有

A. 1亿

B. 2亿

C. 3亿

D. 4亿

10、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这主要反映了

A.我国通信的不断发展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

D.我国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11、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①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建国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改革开放一百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1958年6月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这里主要是钢,我们钢的产量要超过英国。”对这一批是解读有误的是 (  )

A.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

B.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

C.反应我党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

13、某校八年级

③班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收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包括(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中国土地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6、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17、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8、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五四运动

19、中国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  )

A.1949年 B.1950年 C.1953年 D.1957年

20、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开启新征程

(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中共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2、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3、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4、与“杯酒释兵权”故事有联系的皇帝是__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8、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29、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2、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3)列举图二历史事件中的两位英雄人物,并分别说说他们的英雄事迹?

4)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图二、图三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