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85年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对邓小平当选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 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深得人心
② 世界1/4人口生活的改善,有助于保持世界局势的平稳
③ 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转变,说明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 这个转变,将影响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
A. 深圳 B. 汕头 C. 厦门 D. 浦东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1987年,这种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的人数达3万人;1988年,两岸往来人员达到40余万人次。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大背景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4、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5、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是为了 ( )
①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6、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巨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7、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当家作主。
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 和平解放西藏
8、某次会议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中国,同时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告,确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强调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此次会议
A.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
B.使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中共八大后的十年,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县委书记,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10、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 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确定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D.公布了“一五”计划
1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1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中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是在
A.—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时期
C.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1984年,北海成为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1992 年,凭祥、东兴获批为沿边开放城市;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范围包括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以上史实说明
A.北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凭祥、东兴成为新的经济特区
C.南宁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14、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莫言 B.贾平凹 C.矛盾 D.老舍
15、修建于“一五”计划期间,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联系的交通设施有
①川藏公路②新藏公路③青藏公路④青藏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小红上网查找“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应该是(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少数民族地区 D.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17、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当前比较流行的有“正能量”“5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语言流行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①“大包干” ②“国企改革”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01年是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年份。以下史实发生在2001年的是:( )
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④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9、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下列那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A. B.
C. D.
20、思源中学八年级的赵启敏同学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用“一桥”“二铁”“三藏”“四厂” 简洁地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下列不属于“四厂”的是
A.北京同仁堂制药厂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___制度。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_____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时间和法律依据、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3)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____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_______年,日本首相 ___________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6、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2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9、________(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30、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31、改革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 。
32、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维新派变法图存失败是在哪一年?
(2)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从材料一中仁人志士的近代化探索中你学习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泽东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用史实毛泽东“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四
(5)材料四中图三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图三和图四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