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张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A.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活动

C.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2、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 D.改革土地

3、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为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内容。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当中输入“中共一大、沿海经济开放区、APEC会议”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 大连 B. 天津 C. 上海 D. 广州

5、为了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发展,党中央决定实施(  )战略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D.三步走战略

6、对联“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蓬勃发展

C.“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D.人民公社化运动热火朝天

7、下面各项成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 1965年我国实现原油全部自给 B.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D.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根据浙江温州某区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户一般每人3亩地,一户10来亩地。……而贫雇农每户平均仅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粮食单位亩产量只有80-180公斤左右,据此可以得出(  

①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分配的绝对公平

②小农经济局限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③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60周年,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0、“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当时我国(        

A.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

C.掀起了工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D.大步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1、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2、表中为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前征求意见数统计,说明该宪法(       

A.体现了土地改革的实施效果

B.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

C.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彰显民主协商政治价值理念

13、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A.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14、原位于青岛沈阳路25号的阳本印染厂是民国时期青岛四大工业巨头之一。1954年6月1日政府批准阳本印染厂为青岛市第一批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政企分开 C.赎买政策 D.无偿征收

15、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建立经济特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7、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18、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D.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9、以下解说词适用于下图的是

A.御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C.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卫星名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2、(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4、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____制度;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

 

27、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30、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WTO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32、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71年,基辛格在接到某电报后立刻苦笑着说:“我的话应验了,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但我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

材料三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到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从荷兰的鹿特丹港到芬兰的赫尔辛基港,从中国进口的大批货物抵岸卸载,出口到中国的货物整装起航,一条条航线铺就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将欧洲与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联系在一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两幅图片内容有哪些共同意义?

(2)根据材料二,相关“电报”反映了什么事件?与材料有哪些关联?

(3)根据材料三,其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哪一重大战略?综上探究,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