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保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57年底,我国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建设任务,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若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幅图片不适合采用

A.

B.

C.

D.

2、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主化、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

A.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B.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C. 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参加了制定宪法的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 它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C. 西部大开发

D. 大杂居、小聚居

5、“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这首歌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松花江上》

D.《毕业歌》

6、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著名作家宋云彬的日记记载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他日记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7、2014年3月17日,正是我国春暖花开时节,中原大地充满生机。习近平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他一下车,首先参观的纪念馆是

A.孔繁森纪念馆

B.焦裕禄纪念馆

C.周恩来纪念馆

D.雷锋纪念馆

8、某校同学开展项目学习,搜集到有关“太原钢铁集团”的部分发展史,据此判断,促进该企业发展的举措主要得益于(  )

● 1996年1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1998年10月,太钢不锈股票成功上市,兼并临钢,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

● 2006年6月1日,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整体上市:

● 在2009年全国57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太钢技术中心排名第2位。

●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第83位。

A.组建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C.生产资料私有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历史上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制定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10、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图案变化反映了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如图是1956年版五元人民币的背面,主题是“各民族大团结”,我国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西部大开发

D.兴边富民行动

1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相关活动,正确的是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③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  ②

13、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庄园,生活在中世纪庄园里的佃户卡洛斯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

A.自备农具和耕畜,为领主每周无偿劳动3天

B.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C.和庄园领主或其他佃户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D.为领主耕种“公用地”

14、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的是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绿色   ⑤共享   ⑥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5、“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6、1980—1988年之间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长江三角洲

④汕头

⑤浦东

⑥珠海

⑦海南省

⑧珠江三角洲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⑥⑦

C. ②④⑥⑦⑧

D. ②③④⑥⑦⑧

17、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下列内容与这句话相关的史实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美国南北战争

18、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19、“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后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是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主权归属的变化

C.经济制度的变化

D.生活方式的变化

20、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A. 素质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职业教育

D. 高等教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2、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______;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3、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4、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5、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26、(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27、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9、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30、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和平统一、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了怎样的建设规划?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我国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请你结合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历程,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梦”成为时下最“热”的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材料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则材料选自《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重大会议?“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材料二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哪一构想中体现出来?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为了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充分尊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的什么政策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4)根据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为人民造福”,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请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有什么变化?请举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