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反右派斗争
D.“两个凡是”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A. 宣传马克思主义
B. 组织学生示威游行
C. 领导工人运动
D.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下列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焦裕禄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黄继光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4、近年来,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其根本原因在于
A.“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B.国防科技发展迅猛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理论被称为(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改革开放总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新中国建设总路线
6、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南京的解放
C.开国大典
D.西藏的和平解放
7、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最能说明( )
项目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国民收入 | 92.9% | 7.1%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品零售额 | 95.8% | 4.2% |
A.地主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8、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各地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志愿者奔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保卫人民健康安全。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A.黄继光 B.雷锋 C.邱少云 D.董存瑞
9、在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讲到:“1978年,一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文章,如同一声雷,在全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次讨论”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讨论
B.实行改革开放的讨论
C.“两个凡是”的讨论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0、传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白纳沟时,让随行的百工艺人传授当地族人民耕耘播种,纺纱织毯等,使白纳沟各项工艺迅速发展,当地民谣说:“你有千能,我有自巧,倘无公主,谁传诀窍,”以上材料说明
A.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
B.唐朝人的生活习俗受到吐蕃影响
C.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D.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11、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主席提出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2、1950——1952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下列对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②土地改革的完成, 地主阶级被消灭③土地改革使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④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里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指什么事件?( )
A.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
B.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1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⑤④⑥ B.④⑤①③②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⑤①④②③⑥
16、“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7、邓小平曾说道: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两个凡是”的教训
18、1958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你认为与此批示有关的运动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9、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剥削阶级 D. 奴隶主阶级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木政治制度 .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体现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1、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2、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海军成立。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9、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巨大成功,也有严重失误。但总体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站起来”的国家和人民的地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4)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3、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4、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国家,近代以来两国的发展和摩擦一直深受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019年5月13日发布公告,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违背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分歧的共识,损害双方利益,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该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功打退美国侵略势力,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该事件中涌现出一批“可爱的人”,请举出两个。
(3)依据材料二图片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双方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公报》有什么意义?
(4)结合材料三,作为青少年,你从中美关系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