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玉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以下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地区的四个人之间的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A. 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往外界的公路

B. 江西人说,我在建国10周年时从鹰潭乘火车去厦门探亲

C. 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过长江大桥是1951年

D. 鞍山人说,我为我们鞍山出现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机床而骄做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你认为在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5、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6、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公私合营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强制没收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党的工作重心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 B.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社会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D.从东部转向西部

8、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9、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海舰队

11、“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A. 1976年5月

B. 1976年9月

C. 1976年10月

D. 1971年9

12、仔细阅读如图,请给下列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中国的外交历程   B. 中美关系

C.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洗刷民族耻辱

 

1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以下四件大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土地改革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4、“这一时期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有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有宁可让烈火烧死也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这一时期”是(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抗美援朝时期

15、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中国的“奥本海默”是

A.杨振宁

B.钱学森

C.邓稼先

D.李政道

16、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7、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材料所述在“天安门”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8、我国能成功的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国际地位的提高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综合国力的增强

19、“他们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文中的“英雄”包括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王进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23、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4、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25、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6、开国大典:概况: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____成立,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标志着____成立。

27、2013年,_______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_________的宏伟蓝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__、民族________、人民_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的奋斗目标。

28、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9、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30、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32、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司令员是什么?

(2)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三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l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结合材料四,试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