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博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的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2018年3月28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态感军烈土遗骸交接仪式。中韩双方代表现场签署交接书,确认交接20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这些烈士遗骸留在朝鲜半岛半个多世纪是因为下列哪场战争

A.解放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82年

D. 2018年

4、2017年4月1日,中国官媒向外界发布了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上述材料( )

A.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

D.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5、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C.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D. 工人下岗现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

6、1950年所谓的“联合国军”是以哪国为主的  ( )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英国

7、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9、如下表反映(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第一座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新中国成立初期轻工业落后

B.“一五计划”重工业成就

C.“三大改造”目标基本实现

D.我国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

10、建国之初,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家依然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这一决策主要是基于

A.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B.增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C.良好的国民经济条件 D.和平共处五项外交原则

11、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新四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12、以下法律中,与在校初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环境保护法》

13、“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在出海巡查时,曾需要向渔民借用船只。如今,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材料表明我国(   )。

A. 向海图强 B. 追求解放 C. 谋求幸福 D. 重视民生

14、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鼓励贸易

15、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决定开放哪一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A.上海浦东新区

B.海南岛

C.厦门

D.深圳

16、“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的是

A.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B.内地和香港关系的新发展

C.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的新发展

D.内地和澳门关系的新发展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55年前,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8、90多年来,我党相继经历了5次大的思想解放的历史进程:破除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盲目崇拜,反对教条主义;破除“两个凡是”,打破个人崇拜;破除计划经济崇拜,发展经济不再问“姓资姓社”;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制崇拜,不再问“姓公姓私”;破除GDP崇拜,树立人民“幸福指数”的判断标准。其中破除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A.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D.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20、《863计划纲要》第一批高科技领域不包括

A.生物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信息技术

D.自动化技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______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______

(3)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______

(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______

2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3、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24、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5、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6、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27、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8、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30、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2、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人物。

(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3、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年10月20日十ニ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什么?该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何意义?

材料二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月22日)

(2)材料二中习近平提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材料三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也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入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所以,这也是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的是什么?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