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胡杨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

A.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下面的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情况。这一情况表明当时的中国

A.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B.工业水平很低

C.交通运输业落后 D.人民生活十分困难

3、下为某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中的标题。由此可见,这一年应是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二、打好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A.1977

B.1978

C.1979

D.1980

4、“杂交水稻”“青蒿素”分别与科学家有关的是(  )

A. 袁隆平、屠呦呦 B. 屠呦呦、袁隆平 C. 爱因斯坦、袁隆平 D. 钱学森、屠呦呦

5、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6、香港回归之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但是,1997~2016年,香港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仍然是全球最富裕的经济体之一。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体制的优越性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狼子野心

7、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总基调和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民心所向,并再度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开放的引擎和动力。可见,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伟大意义是

A. 改变了世界格局

B. 有利于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进程

C. 加快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8、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课下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历程

B. 外交事业发展

C. 现代的社会生活

D.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9、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贸易争端由此开始。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以下观点符合中美两国现阶段关系的是

A.侵略与反抗 B.侵略与合作 C.合作与竞争 D.敌对与竞争

10、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西藏从黑暗走出光明,从分裂走出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革完成 D.西部开发战略的提出

11、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对联反映出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A.轻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重工业

13、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抗美援朝

1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③将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中美建交

16、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共同纲领》的颁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7、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年份和增长率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业产品比农业产品增长快

B.钢铁是产量最多项目

C.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工农业得到均衡发展

18、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作为艰苦创业时代的英雄,激励了许多的中国人。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邓稼先

B. 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焦裕禄

C. 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王进喜

D. 勇于改革的先锋——雷锋

20、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2、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23、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4、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长篇小说《_____》《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5、行:

(1)交通条件 很落后。

(2)铁路、____________、水运和地下轨道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____运输网。

26、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_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的方针。

(2)“________”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7、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9、

(1)图一中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作出____________伟大决策。

3)图二人物是_________,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基本准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方针。

3)图三的人物是__________,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获得了______________称号。

(4)图四反映____________事件,司令员是________,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

30、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材料一: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组将領说:”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于10月15日。

材料二: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現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1951年6月1日开始揪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毛泽东传》

请回答:

(1)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