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池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百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的是(  )

A.厦门经济特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辽东半岛地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里的“它”是指

A.开国大典

B.“求同存异”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万隆会议

3、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 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 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自然灾害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行三大改造 D.开展“文化大革命”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会议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三个代表

C.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8、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时期

B.新阶段

C.新征程

D.新时代

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武警部队 D.华东军区海军

10、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2019年中国最重大的主场外交之一。回顾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③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交往密切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2、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文化大革命”期间

1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4、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 )

A.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C.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D.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5、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___的外交布局。横线处填写(  )

A.大众化 B.立体化 C.全球化 D.军事化

16、《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指出: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指( 

A.团结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共同发展原则

17、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出台的某决议提出,要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农民迅速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工业品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减租减息

18、1949—1965年,安徽省宁国县人口自然变动呈多峰型增长。能够正确反映该县这一时期人口变动的选项是(  )

A. B.

C. D.

19、某学习小组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多种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学习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农业合作化

20、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下列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C.陆军、海军、火箭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

D.陆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火箭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2、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读如图,回答问题

(1)2013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国家主席,他在大会上深刻阐述________的宏伟蓝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___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文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________

2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6、对台基本方针是“ 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一次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图片展览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对应的图片解说。

2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30、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杰出人物)

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著名理论是什么?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请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究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过程拟定一个主题。

32、中国梦是指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国家制度建设要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北平召开。鉴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立法职权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申纪兰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随后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

——张飞天《申纪兰: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

材料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人民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确立?

(2)材料二中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什么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这一方针,我国还收回了哪一地区?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