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襄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在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时期,导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 刺杀宋教仁

B. 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

C. 袁世凯解散国会、国民党

D. 袁世凯称帝

3、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主要和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关(  ▲  )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4、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 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B. 友好结盟中国崛起

C. 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D. 大国合作国际和平

5、“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文选自于

A.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的公告

B.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公告

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国有企业改革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C.股份制改革 D.经济特区的建立

8、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A.人民的梦

B.自己的梦

C.社会的梦

D.国家的梦

9、下列对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1954年制定的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B.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10、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好起来。”下列举措中不属于这一理念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11、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建设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等7个工业项目,这些“共和国工业长子”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着中国工业的辉煌。这些成就和下列哪一成就同时出现

A. 福新面粉公司

B.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C. 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2、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

A.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3、疫情当头,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片艳阳天。下列人物与他们等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物是

A.孔繁森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莫言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八大

1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16、“1950年10月25日晚,志愿军某团在朝鲜北部与敌军遭遇,歼灭敌军一个营。”这是发生哪次战争上的情境?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7、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1945

B.1949

C.1951

D.1956

1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原因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   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采取的指施有

①深入实施“带谘”建设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④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________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02年在北京召开,“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吞噬生命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

 

25、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6、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8、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9、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3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

(3)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3、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建国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将分散的农民组织到一起的具体组织名称?

(3)下图是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党错误进行的两个运动,请用一句话简要客观评价这两场运动。

(4)从1978年开始,我党实行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5)根据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政权巩固与经济的恢复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和民族平等政策的影响下,于1951年2月派……为首席代表,来中央举行谈判。……双方的谈判于5月21日结束,23日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字仪式。从此以后,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得以永远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来。……为创造幸福美满的将来而奋斗。

——1951年《人民日报》

材料三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制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四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马学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是哪一历史事件?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首席代表”为谁?概括“和平解放西藏”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军队入朝作战有哪些必要性?举出一例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你认为应该怎样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