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的影片情节中,主人公中争分夺秒,克服困难,确保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我和我的祖国·前夜篇》剧照
A.解放南京
B.开国大典
C.重返联合国
D.香港回归影片
2、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思想的是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主要集中的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藏地区
4、下表所列内容为20世纪中国某一历史事件具有的意义。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D.抗美援朝
5、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6、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D点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B.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C.“右”倾思想的影响
D.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一事无成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 开放上海浦东
B. 开放长江三角洲
C. 承办杭州G20峰会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8、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
A.购买
B.租借
C.没收
D.赎买
9、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惨遭洗劫和焚毁是在哪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从积贫积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成功,本质上是中国道路的成功。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资本主义改良道路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成就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宝成铁路 C.鹰厦铁路 D.川藏公路
1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13、“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一文件”是指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资政新篇》
D.《土地改革法》
14、明年(2021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走过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土地改革
15、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在此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
A. 国家赎买政策 B. 国家没收政策 C. 国家吞并政策 D. 国家承包政策
16、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 北京 B. 南昌 C. 延安 D. 武昌
1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19、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A.蒸汽机的发明 B.生产技术改进 C.内燃机的应用 D.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20、封建土地制度在我国存在了
A.1000多年 B.1500多年 C.2000多年 D.5000多年
2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3、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4、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6、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9、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30、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31、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先从①开始。1980年建立四个②,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③的改革。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⑤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⑥;中共十五大,把⑦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第四部《⑧》。此后,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4)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启动的“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5)依据示意图,综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4、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2周年,42年众志成城,42年砥砺奋进,42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改革开放谱新篇)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重要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二
(2)为什么说图1的这张“生死契约”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体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3)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4)请将图2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春天的故事)
材料四
(5)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牢记使命创未来)
材料五 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体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6)根据材料五,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