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佛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以下对“新的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标志着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④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社。这段历史材料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A. 政治体制的改革 B. 经济体制的改革

C. 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D. 文化体制的改革

3、文革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下列属于文革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会长高尚全曾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改革企业的经营方式

C.生产技术的革新 D.分配政策的改革

6、下表为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变化情况表。这种变化说明了城市改革使我国(  )

类别/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6

38.1

17.9

18.5

 

 

A.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7、王进喜为保证石油生产,钻头用完了,他带领工人修复旧钻头,为随时观察钻井进度,他5天5夜没回住处。材料反映的精神品质是

A.助人为乐

B.与时俱进

C.艰苦奋斗

D.廉洁奉公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确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9、如下图是一张选民证。选民证持证人为王友庆,签发日期为1954年3月21日。这张珍贵的选民证成为(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有力见证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的有力见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进程的有力见证

D.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力见证

10、习近平的词作《念奴娇·追思□口口》表达了习近平对某模范人物的追思及对其精神的呼唤:“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材料中的□□□处应填

A.王进喜

B.陈伯达

C.焦裕禄

D.邱少云

11、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海内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顺应历史潮流,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公私合营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强制没收

12、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是,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下列各项不属于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作用的是(  )

A.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培养人才

C.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新中国的成立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②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他“领导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是开始了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进程的伟大领袖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是

A.周恩来 B.彭德怀 C.朱德 D.毛泽东

16、春联"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土地改革

C. 农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

1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A.继续推行土地改革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点在发展手工业

D.主要发展轻工业

18、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中国王牌”是(     

A.批准在广东、福建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使之成为经济特区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民族区域制度是(   )时候提出的

A. 筹建新中国 B.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十五大 D. 新中国成立后

20、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这里的“会议”是指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西藏和平解放:经过: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____,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22、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3、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25、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 __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__。到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资地区外,全国大陆上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6、中国梦宏伟蓝图

(1)首次提出中国梦: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__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是________,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_____。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O年时,建成_____,实现_____

27、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 )

28、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29、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30、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2、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3、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在中央支持下1983年哪种土地制度在全国普遍实行?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5)今天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下面提示填空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6)上海哪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7)谈谈你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看法

(8)2001年12月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绩是加入什么组织?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紧接着,机器纺纱、印 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旅游活动“重访纪念地”,走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其中包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场运动发生在哪年?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和性质分别是什么?它标志中国进入什么革命时期?

(2)结合材料二思考,这场运动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但是五四运动精神却历久弥新,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