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花莲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国家富强 B. 社会法治 C. 民族振兴 D. 人民幸福

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州五号

4、“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应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建成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5、《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关于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材料叙述的史实与历史上的三大改造有关

B.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私营企业的“集体消亡”是通过走合作化道路实现的

D.1956的“国进民退”实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公主义公有制

6、辐射的尖刀往肉里扣,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开创祖国核武器,他是先头人;研制中国核导弹,他是探路者。这段材料讴歌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7、纵观近几年全国两会,“中国梦”“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重要论述均在历次全国两会上得到广泛讨论。与上述两会热词相关的领导人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8、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0、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下面军队徽章的出现,说明我国强军之路

A.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建设

B. 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为五大军种

C. 成立五大战区

D.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11、2019年4月23日中国海军在青岛举行一场盛大的海上阅舰式,纪念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12、“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写下诗篇。”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岛

D.珠江三角洲

1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是

A.“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4、有关人民公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5、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 1949年

B. 1972年

C. 1979年

D. 1982年

1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这表明(     

A.我国拥有世界最强陆军

B.我国陆军现代化水平比海军高

C.我国陆军具备多兵种现代化特征

D.我国陆军武器装备亟待更新

17、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该记者报道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8、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非非,非非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反映了我国建国后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

C.“文革”十年动乱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是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材料表明这次改革(     

①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②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④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2013一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这体现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23、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4、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5、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_________的错误。

26、新发展理念提出:

(1)时间:_____年10月

(2)会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

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_____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_____,增进人民福祉。

27、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8、海军: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_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3)_____________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_________

(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_____________、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__”交接入列。

2019.12山东舰

29、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1)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立了什么样的目标?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中国道路”什么道路?

(3)什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你对“中国梦”有什么看法?

32、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解放65周年。65年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列举"一五”计划中的哪些成就促进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3、说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部编版教学参考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此次大会于十月二十五日晚结束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辩论并进行表决。大会以七十六票赞成,三十五票反对、十七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驱逐出去的提案。

——摘编自 《人民日报》 1971年10月27日

材料四: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我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规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摘编自部编版教学参考书《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请举2个例子。

(2)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哪一事件有关?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与哪一文件的签署有关?今年(2019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

(3)材料三中的“此次会议”指的是哪次?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席位说明了什么? (答出两点即可)

(4)结合材料四说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什么伟大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