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苗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的是

A. 市场型经济新体制 B. 计划型经济新体制

C.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自由型经济新体制

2、《863计划纲要》第一批高科技领域不包括

A.生物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信息技术

D.自动化技术

3、今天,在联合国的几乎所有机构里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并以充满活力的姿态发挥着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4、我国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六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一号

5、建国后,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不畏艰难,独立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并在1964年爆炸成功,下列几项属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的是:①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④可以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    )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太空技术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高铁技术的重大突破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7、下列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人民解放战争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

D.“大跃进”运动

8、2013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召开,参加论坛的各地农村干部深入学习了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这里的“创造精神’’体现在( )

A.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下列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A. 土地改革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构想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1、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2、学者汪晖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这一制度

A.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繁荣

D.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

13、江苏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历时二十余年。如今的伊犁,一项项援疆的安居工程使百姓心变暖了、一批批援疆支教的老师使学生的心变亮了。这表明

A.西部大开发外援是根本 B.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C.民族发展差距基本消除 D.互助才能实现同等富裕

14、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我国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范例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中美正式建交

15、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布局,下列关于“四个全面”布局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6、“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邓小平被打倒

C.毛泽东逝世

D.天安门事件

17、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残酷迫害,是当时最大的冤案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8、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 土地改革期间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19、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的会议和理论是(   )

A.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B. 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

C.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D. 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B. 彭真被打成反党集团分子

C.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D. 陈毅被诬蔑为“二月逆流”黑干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基于“一国两制”已经收回的地区:

22、____________月,第 ______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3、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

24、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25、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6、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2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并回答问题

习近平:“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虽会经历一时的阵痛,但将换来新生”。

(1)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除这座城市再列举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放哪个地区后,极大的推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001年中国加入哪个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发展,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32、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3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材料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图1中农民的行为是否合法,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图2中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图3中农民“人社”的“社”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4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次会议的决策?随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