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梧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总结、归纳、提炼是历史的重要学习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B.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强调:“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工业……消灭这种落后则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为此,新中国成立后选择的是(  )

A.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迅速进行土地改革

C.制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A. 1951年张援朝

B. 1953年杨跃进

C. 1967年王文革

D. 1980年刘开放

5、对下边这幅宣传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②④

7、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8、“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 总路线的公布   B. 八字方针提出   C. “九一三事件”   D. 粉碎“四人帮”

9、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年份

铁路

公路

水运

航空

1978

81491

149229

23042

230.91

1988

122645

650473

35032

1442

A.科技发展改变了出行方式

B.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

C.中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D.对外开放加速航运业发展

10、建国初期的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1、小说《悲欢世界》中写道:童玛丽从北京给王汉发来一封电报,电文很简单:“王、张、江、姚已入笼。”“笼”就是监狱的意思,这是北京人自行创造的“暗语”。这一“暗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二月逆流

B. 四五运动

C. 粉碎“四人帮”

D. “一月风暴”

12、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13、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针对的是(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刘少奇的评价问题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一机构制定颁布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1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 饿”。材料中赞誉的“他”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保存富农经济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17、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沿海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8、下列叙述,不属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的是

A.全方位 B.多层次 C.新途径 D.宽领域

19、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2、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原则。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4、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5、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6、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27、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8、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9、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0、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3、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常久常新,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什么著名理论?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重要命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并请为以上四幅图片拟一个共同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