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 “包产到户”的实施
C.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享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体现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思路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包产到户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每个时代都有独一无二的鲜明流行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反映了( )时期的社会特征。
A. 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新中国成立
4、表是新中国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提示语。其中“会议三”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5、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已醒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今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A.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政策”和“科技成果”分别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农业合作化、神五飞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弹一星
D.土地改革、籼型杂交水稻
8、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政治、经济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社会时代的共同特点。下列我国人民从进入20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演变不正确的是( )
A.官员着翎顶补服→人们着中山装、西装等新式礼服→老百姓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服装
B.老百姓饮食:食物匮乏、单调→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
C.人们只有在城市看到电影和报纸→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发布信息
D.上海的居民出行工具从以汽车为交通工具,到乘火车远行,再到可以经常乘坐飞机
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 )
A.朱德 B.刘少奇 C.毛泽东 D.宋庆龄
10、如图反映的是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1951年西藏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A.和平解放 B.武装解放 C.妥协退让 D.宗教改革
11、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福建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厦门市
B.深圳市
C.福州市
D.海口市
12、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在哪里进行?( )
A. 万隆 B. 新加坡 C. 北京 D. 上海
13、下列人物中属于党的好干部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邓稼先
D.王进喜
14、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人民英雄。他是
A.邓稼先
B.钱学森
C.王进喜
D.屠呦呦
15、如图年代尺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相关,与1978年对应的方框里应该是(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伟大转折
D.南方谈话
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8、魏巍在他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他称赞的是( )
A.工农革命军战士
B.八路军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D.解放军战士
19、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我们能够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教育发展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科技进步 D.中国外交成果显著
21、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人名)另一位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__(人名)。
22、五四运动是中国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以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
24、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2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7、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9、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30、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________。
31、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5年,我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请依次列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经历过的主要阶段。
(3)1978年,农民们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政策的最早尝试是在哪里?
32、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年 月 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后,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哪一制度?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央策。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33、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34、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
——摘编自江泽民讲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二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于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人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列举新中国成立后践行这一政策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政府如何使港澳“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3)结合材料三,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