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儋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今天,我走近你,大三巴下熙熙攘攘的人们脸上绽放着笑容。20年了,你回到祖国怀抱20年了。这20年里你欣欣向荣,充满了自信与自豪。”这里的“你”指的是

A. 西藏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2、习近平主席说过:“每个人都有理想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开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渡江战役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3、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A.有地的富农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

D.无地的工人

4、《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

5、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A. 信件传递方式的变化

B. 通信方式的变迁

C. 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 交通方式的变迁

6、“沐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徐叔华成了农业专业户,他还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之路。”材料所述不能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受农民欢迎

B.徐叔华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

C.农村改革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农业改革是农民的致富之路

7、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很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北洋舰队 B.东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南海舰队

8、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即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至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达·伽马横渡印度洋 D.郑和下西洋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衣的变化

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食的变化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用的变化

手机、电话、计算机越来越普及

行的变化

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A.①

B.②

C.③

D.④

10、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的原因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日建交

③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11、2019年,某中学组织策划了“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的演讲比赛。此活动主要是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的成就

12、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新中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④“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3、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材料表明,当时党和国家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行改革 B. 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C. 进行阶级斗争,打击敌对势力 D. 惩治腐败,依法治国

14、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一系列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科技强军   ④民族振兴

A. B. C. D.

15、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开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空间,2001年中国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C.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D.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6、决定建立下图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中国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下列属于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国防建设成就是:(  )

A.组建人民解放军炮兵 B.建立北洋舰队

C.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研制歼-20型歼击机

18、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 1953—1958年 B. 1954—1957年 C. 1953—1957年 D. 1954—1958年

1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请对以下推论进行判断 

史实

结论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

 

 

A. 史实和结论都错误 B. 史实正确,结论错误

C. 史实和结论都正确 D. 史实错误,结论正确

2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商讨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上海 B.南京 C.北平 D.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开国大典: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__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____的力量。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的种种罪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3、“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24、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5、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6、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7、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8、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9、通信:

(1)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联系不便。

(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___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

3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32、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根据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对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材料三  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摘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1)依据材料一,“短短几千个字”以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示中美国三个机构分别行使什么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够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最基本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早期的美国颁布什么法律文件来实现“用权必受监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制定了什么重要法律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

(4)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