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梅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邓小平重新出山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双一流”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又一热词。“双一流”的提出旨在贯彻

A.“双百”方针 B.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C.科教兴国战略 D.“八六三”计划

4、“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的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学家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地再现了著名科学家______的科学品格。(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 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6、“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50年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麦克阿瑟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这说明中国抗美援朝是(       

A.支援朝鲜作战

B.为了保家卫国

C.挑战美国霸权

D.增强经济实力

8、2018年3月21日到26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率领新北市访问团到江苏和上海等地参访。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上海与朱立伦先生见面,双方就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加强两岸城市交流合作等深入的交换了意见。“九二共识”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坚持两岸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原则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9、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实践“人民来制定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1958 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反映了( )

A. 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进步要求

B. 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 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政策

D. 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1、如图是一支中华牌铅笔,它于1957年9月制造。这支铅笔见证的史实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12、建国后,我国交通、通信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1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B.我国是私家车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C.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位

D.2011年6月正式通车的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13、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里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为此我国开始进行(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

1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把农村集体的土地承包给农民的是

A. 广东江门

B. 福建德阳

C. 安徽凤阳

D. 广东深圳

16、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在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后,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共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承包责任制

B. 私有化

C. 公私合营

D. 现代企业制度

17、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1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孙中山先生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0、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2、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__.

23、(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24、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25、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6、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9、重要的历史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1)为改变我国“贫油”的面貌,艰苦创业,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是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__

(3)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依然弃美回国研究核弹和导弹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

 

30、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谈一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两弹一星”的看法。

32、为什么说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3、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歌曲渗透着当时的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大救星……”

——《东方红》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人民的大救星”指的是谁?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其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