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红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浦东开发区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很短的时间是指它建立于

A. 1949年

B. 1978年

C. 1990年

D. 2019年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领袖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周恩来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1964 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69年

4、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下列关于导弹部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任务

B.成立的目的是进行战略威慑

C.代表中国国防力量的最高成就

D.在保卫祖国安全方面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5、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作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可见,东北与广东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都是著名的侨乡

B.煤铁资源十分丰富

C.重工业基础雄厚

D.拥有中央政策支持

6、1982年颁布的第四次宪法及此后颁布和实施的法律反映了

①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④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

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下列沿海开放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A.大连

B.青岛

C.福州

D.宁波

9、下面“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0、《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记载:1967年、1968年、1976年三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分别是﹣5.7%、﹣4.1%、﹣1.6%。这些数据说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我国经济建设止步不前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D.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11、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12、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邓小平南巡讲话 B. 江泽民南方视察 C. 胡锦涛深圳谈话 D. 朱镕基珠海考察

14、“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始于

A.开放“五口”通商 B.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

C.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某地院门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仍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8年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

A.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8、袁世凯死后,掌控北京政府的军阀是(       

A.直系军阀

B.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滇系军阀

19、历史已经证明,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材料中的“它”指(   )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练习法轮功

2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份文献的历史地位是

A.确定了国旗国歌

B.具有民法的性质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2、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3、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 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__________ 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_____________ 阶段。改造中的创举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6、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8、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

2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0、_____________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______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八年级某班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史知识竞答活动。以下是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写出年月日)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和平解放,请写出西藏和平解放于哪一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期间,在东北建成重工业基地,列举有关成就。(举两例)

(4)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以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32、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领导人是谁?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大事是什么?

(2)请你为材料一图片取个最恰当的名字。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起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3)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上述材料,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哪一次会议?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建立?

(2)材料二出自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这一法律文献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定?

(3)结合所学,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