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荆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3、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4、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6、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O2

B.2H

C.2H2

D.Fe

7、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8、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9、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1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1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3、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4、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6、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17、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1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0、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21、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2、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2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2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25、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6、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今年我省长时间降雨,某些地区发生洪水灾害,在发生洪水灾害的山区,饮用水源长期呈现浑浊状态,请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山区居民净化饮用水。其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_____、消毒、煮沸,这样得到的水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市环保局获悉;我省第一个“无人污水处理厂”将落户宁乡市灰汤镇紫龙湖畔。现请你认真分析,造成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8、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2)t3℃时,将 25g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溶质 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 0.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C

② t2℃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和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③ B 固体中混有少量的 A,提纯 B 的操作是溶解-加热浓缩-蒸发结晶- 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④将t3℃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恒温蒸发溶剂可以使 A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过程中不变的量有_____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29、如图1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2中的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3)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0、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物质;

2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填编号);

A加足量溶质乙   B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   C升高温度

4)若将t2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溶液,降温到t1,并加入50g的水,此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

5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6)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t1时溶质质量:甲=乙 B t1时溶剂质量:甲>乙

C t1时溶液质量:甲<乙   D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31、“碳中和”,中国在行动。“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减缓___________效应;

(2)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请列举一例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的清洁能源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用足量的石灰乳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2、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________、饱和的氯钠溶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⑤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33、Na2CO3属于      类物质(填“酸”、“碱”或“盐”)。向纯碱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     色,说明纯碱溶液呈      性,其pH      7。

 

34、化学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5、(1)家庭饮用的纯净水,经检验其pH略小于7,说明略显 ________ 性,这是因为溶有 _____________ 的原因。该纯净水是  __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浓硫酸具有强烈的 ________ 性,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必须用 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操作为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制取中挥发出的少量HCI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按要求组装仪器后,需要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③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用仪器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⑤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CaCl2,可能有盐酸(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加反应,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可在剩余溶液的样品中直接加入药品___________进行实验(填序号)。

A.铁B.AgNO3溶液C.酚酞试液

(2)欲用足量的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测定某6g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CO和CO2混合→B1→A→C→B2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①在实验过程中,B1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若充分反应后,B2装置质量增加了4.4g,则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至0.1%)。在该实验中,若不连装置B1,则所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影响”之一)。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存在不足,写出具体改进措施___________

38、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做如下实验:

1)完成表格中的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在小烧杯中加入 5mL1% NaOH稀溶液,插入一支温度计后,再加入5 mL 1%的稀盐酸

温度计从5℃升高到 17℃

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吸热

2.在盛有 5 mL 1% NaOH 稀溶液的蒸发皿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1%的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溶液颜色:

现象:先由无色变为红色

现象:后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现象(填现象序号)_____能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改变

 

2)你认为步骤 2 反应后的无色溶液_____

A 一定呈中性        B 可能呈中性        C 可能呈酸性        D 可能呈碱性

3)为验证你的判断,可取少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_____ ,观察其颜色变化。 若变红色,可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 _____(填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4)取少许步骤 2 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直至大部分水被蒸发,静置,冷却,有白色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此白色固体是  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农民发现他种植的农作物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现有氯化铵、尿素、磷矿粉、硝酸钾、氯化钾等,请你帮他选出一种复合肥料,然后请你谈谈使用化肥的利与弊(各答一点)

40、现有下列五种物质: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请你从中任选取两种物质进行鉴别.

(1)你选择取的两种物质是:_____

(2)你鉴别它们的方法是:(只写出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即可)方法一:__方法二: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