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 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2、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美国和前苏联过去取得了一系列月球科学的成果, 目前人类对月球仍所知甚少,需要探索的领域还很多。 每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根据研究实力确定各自的科研目标。
A.尽管 而且 因此 B.尽管 但是 因此
C.因为 所以 但是 D.不但 而且 但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溃退(kuì) 歼灭(qiān) 翘首(qiáo) 刹那间(chà)
B. 肖像(xiào) 解剖(pōu) 畸形(jī) 殚精竭虑(dān)
C. 妯娌(zhóu) 鬈发(quán) 锃亮(zèng) 意趣盎然(yàng)
D. 缥碧(piāo) 窒息(zhì) 诘责(jié) 骤雨猝(cù)至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等身,《社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B.《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此句主要运用了比。
C.《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文章,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D.“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此句语序合理,不需要修改。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国维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任选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绘画美。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前后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6、古诗文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你没资格动我们家的书。我妈说了,你是个靠别人养活的人。你没钱,你爸一分钱也没给你留下。你该去讨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菜,穿我妈花钱买来的衣服。今天,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你竟敢乱翻我的书架。这些书全是我的。这整幢房子都是我的,或者说,过不了几年都是我的。滚!站到门口去,别挨着镜子和窗子。”
我照着做了,起初还不明白他这是什么用意,可是当我看到他举起那本书,掂了掂,站起身来,看样子要朝我扔过来时,我惊叫一声,本能地往旁边一闪。但已经来不及了,书扔了过来,打在我的身上,我跌倒在地。头撞在门上,磕破了,磕破的地方淌出了血,疼得厉害。这时,我的恐惧已经超过了板限,另外的心理紧接着占了上风。
“你这个狠毒的坏孩子!”我说,“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是个管奴隶的监工……你像那班罗马暴君!”
我看过哥尔德斯密斯的《罗马史》,对尼禄和卡利古拉一类人,已经有我自己的看法。我曾在心里暗暗拿约翰和他们做过比较,可是从没想到会这样大声地说出来。
“什么!什么!”他嚷了起来 “你竟敢对我说这样的话?伊丽莎,乔治安娜,你们听见没有?我还能不去告诉妈妈?不过我先要……”他朝我直扑过来。我感到他揪住了我的头发,抓住了我的肩膀,他已经在跟一个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肉搏了。我看他真是个暴君,杀人犯。我觉出有几滴血从我头上一直顺着脖子流下,还感到有些剧痛难当。这些感觉一时压倒了我的恐惧,我发疯似的和他对打起来。
【1】结合选文及原著,说说简·爱在里德舅妈家里忍受了哪些痛苦。
【2】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3】请简述选文中“我”的身世,并分析这种叙事视角的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画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写出文中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 )
A. 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 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 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 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微写作
现在,在地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合,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有的在上网看书,有的在玩游戏,有的在看视频……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
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低头族”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理由充分③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