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厦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B.这伙犯罪分子十分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观众。

C.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乾隆皇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谋篇布局,别出心裁,非常值得阅读。

D.帕米尔的边防战士长期坚守高原,他们始终任劳任怨,用青春守护祖国平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遒(jìn)       拥(cù)       跚(mán)       春寒料(qiào)

B.道(suì)       (suō)       (qí)       长途涉(bá)

C.雕(lòu)       簌簌(shù)       (hè)       滋暗长(qiǎn)

D.寻(mì)       (zài)       (xuè)       一丝不(gǒu)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退(kuì)       刻(juān) 然(qiǎo) 锐不可(dāng)

B.红(fēi)   (pāo)   热(chì) 惨绝人 (huán)

C.粗(cāo)   亮(zèng)   息(zhì) 深痛疾(wù)

D.躇(chóu)   强(jué)       临(bīn) 坦荡如(dǐ)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开启,那些极具创新意识的企业,很有可能成为智能化时代发展潮流里的中流砥柱

B. 现在小偷越来越本色当行,光天化日之下,偷窃在他们眼中变得那么随意,不严惩他们的话就是对被偷市民的不尊重。

C. 2017年上映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依循着最脍炙人口的经典版本,再次重现了一个浪漫璀璨的童话世界。

D. 银西高铁宁县站路段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当地群众的“高铁梦”指日可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月夜》,完成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1《月夜》中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于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这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表达情感方法的不同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文言文填空

(1)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鲁直左手执卷末,____________________。(魏学洢《核舟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学校宣传栏展出了网友们绘制的关于“新时代青年风貌”的海报,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体情节,谈一谈保尔·柯察金如何做到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大我之中”,实现了“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的梦想。

图一                                     图二

(选自中国网2020年5月4日)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童画

钟小巧

①学校后门的不远处,有片菜地,绿油油的,漫无边际。学校饭堂的青菜,多数时候是那里供应的。我经常看见一辆农用三轮车,满载着嫩绿的青菜,突突突,从后门进来,直达饭堂。饭堂就在美术室窗外。我教的这些小学生,画画心不在焉,窗外稍有响动,目光就飞出去了,我只好把他们的目光一一叫回。

②有一天,我正让三年级学生自由画“理想家园”,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来了。除了突突声,还有歌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乍听,以为是车上的音响播放的。再听,却听出歌词不清晰,歌调也不准确。学生们笑成了一锅粥。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三轮车另一侧蹿出来,扭秧歌似的扭动着腰身,像极了风中小树。他听到这边吵闹,便扭到窗下。两条蚯蚓似的鼻涕正好从鼻孔爬出来。他吸溜一下,“蚯蚓”钻进去了;不一会儿,“蚯蚓”又爬出来,他又吸溜一下。如此三番,待“蚯蚓”快爬到嘴巴时,他吸溜不住了,干脆用衣袖切断。黏糊糊的“蚯蚓肉浆”粘在脸蛋上,很快形成“鱼鳞片”。学生们尖叫,有的吐着舌头扮鬼脸,有的低头弯腰做呕吐状。城里学校的这些孩子,衣着光鲜,脸蛋白净。反差太大了。看到这个小男孩,我似乎看到了儿时的小伙伴。那时的农村,小孩兄弟姐妹多,感冒了就任鼻涕流,让时间去治愈,大人没钱也没时间管。这个小男孩也是这样吗?怎么不上学?他父亲为什么带着他送菜?他母亲呢?……我越想越来气,好一阵劝说,才把“神兽”们的心思赶回“笼”。小男孩似乎觉察到了室内学生的不友好,便躲在窗户一侧,只露出两只黑溜溜的眼睛,瞄向学生的画板。我的心被那______(A.羡慕   B.惊奇   C.卑怯)的目光戳了一下。

③第二天,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突突突地来了,但没见小男孩,只见到他的父亲。小男孩的父亲来美术室找我,毕恭毕敬地递给我一张画,说:“我儿昨晚画的,让我交给画画老师。”他接着又说:“我儿读二年级了,昨天感冒,上学要去江对岸,太远了,我担心这娃感冒加重,就没让他去上学,带着来送菜。他说昨天看到你们画‘理想家园’,他也画了。”听其口音,是外地人。我问:“来广东多久了?”他咧嘴一笑,挠挠头:“快十年啦,一直在这里种菜,小孩都是在菜地长大的,他很小就爱在地上乱涂乱画。”我认真看了看画。画里是一片绿色的菜地,菜地中间有一个灰色工棚,工棚旁边还有一幢高楼,楼前有个池塘,池塘边有个人在钓鱼,有个女人站在一旁,像是看鸭子嬉戏。最醒目的,是歪歪扭扭写在高楼上的字:理想家园。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不是惊喜。说实在话,这画不咋样,画上写的是理想家园,应该是现实家园吧。

④我决定去那片菜地看看。说来惭愧,来这里教书十多年了,我从未走近那片菜地。我倾心的,是学校前门的繁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周末,我约同事去户外运动,骑车顺路到菜地看看。从学校去菜地,是水泥路,满眼皆绿,神清气爽。进入菜地后,变成土路,有点颠簸。接近一个工棚时,我们被一只狂吠的狗吓住了。正要转头逃离,一个小男孩跑出来,喝住狗,并向我们招手,怯怯地叫声老师。他就是那幅童画的作者。这里哪有高楼和池塘?就一个简易工棚,周遭都是青青菜蔬。

⑤小男孩进棚去了,一会儿提着个生了锈的水壶出来,要倒茶给我们喝。同事见状慌忙上前阻止,说我们随身带饮料了。这时,听见棚内有人问:“才才,谁来了?”“妈,是老师。”小男孩放下水壶,应着转身就要进去。一个女人坐着轮椅出现在门口。我们惊呆了。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原来爸爸有机会钓鱼、妈妈能站起来,就是他的理想。

(选自《羊城晚报》2021年11月3日,有删改)

【1】请围绕“童画”梳理小说情节,根据提示将图表补充完整。

【2】根据你对本文的情节或主题的理解,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第②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我的心被那______(A.羡慕   B.惊奇   C.卑怯)的目光戳了一下。

【3】朗读时的重音,有时是要强调重点意思,有时是为了突出某一种特定感情。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第④段画线句子哪些词语应该重读,并简述理由。(至少选择两处)

这里哪有高楼和池塘?就一个简易工棚,周遭都是青青菜蔬。

【4】文章第②段极尽笔墨描写小男孩的不讲卫生,邋里邋遢,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书写规范工整。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