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中卫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来了,满眼青枝绿叶,处处鸟语花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这座城市自有其无穷魅力,将现代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

2、下列病句属于主宾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A.社会各界应该健全防范青少年沉迷网络工作机制,依法制止和打击青少年网络欺凌,维护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D.岁月无声、山河为证,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处处镌刻着铁路工作人员,激励着每一个普通人在通往更美好生活的征途中阔步向前。

3、(   )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 萤火虫   B. 黄蜂   C. 园蛛、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十二世家记载历代帝王政绩、三十列传记写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B.《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美国的蕾切尔·卡逊,被誉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在书中她为大家描写了当时美好宁静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人间草木》是冯骥才写的一部经典散文集,书中记述了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D.《水浒传》最后写到鲁智深于松林中擒方腊后不愿为官,于六和寺闻潮信后坐化。跟他一样得以善终的还有武松。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壮美画面。

B.上阕后半部写作者梦中来到天帝的宫殿,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得到了诉说心愿的机会。

C.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D.结尾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表现了她身为柔弱女子无力抗争而只好逃避现实的想法。

【2】词中有多处运用了典故,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个角度勾画出激烈战斗的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昆虫记》选段,完成题目。

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螽斯那光亮的脑袋里或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弯钩,准备扑下来;它觉得碰到了死神,尽管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可它却没有这样做。它擅长跳跃,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到螳螂钩爪的远处;它有着粗壮的后腿,是跳跃的健将;可此刻,它却仍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手靠近。

(1)选段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

(2)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主要习性。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

①记忆中,总有一扇虚掩的柴门。

②柴门简陋,由零碎的木条钉成,推拉时“吱吱呀呀”,那是木头与木头摩擦发出的声音,像一首绵软的歌,将日子拉得悠远、漫长。

③清早,柴门内有淡淡的晨雾,有袅袅的炊烟,薄雾轻烟笼罩下的小院儿,诗意盎然,成了村庄最美的风景。是的,我喜欢这有人情味的烟与雾,它们让这闲居的日子充满了情趣。小院里的草木、菜蔬懒洋洋地向你招手:大葱、茄子、豆角,还有我最爱的小辣椒。当然,还有缠绵的牵牛花藤,和那上面一个个张开的摇曳生姿的小喇叭,都湮没在烟雾之中。

④牵牛花是最守时的。晨光微露,晓风乍起,初绽的花朵便吹起玲珑的小喇叭: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它吹薄了烟雾,吹醒了露珠,在叶间对着你巧笑嫣然。它的叶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一湾秋水,在晨风中荡起涟漪。那蜿蜒盘曲的藤蔓,又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通向幽谧的远方。藤条连着碧绿的叶,绿叶衬着斑斓的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和农村过大年时敲锣打鼓一样的热闹非凡。蝴蝶飞来,告诉你扬起的喇叭有多美;蜻蜓飞来,告诉你滚动的露水有多甜!

⑤最爱的,还是柴门内老梨树上的那一株牵牛花。远远望去,一支支小喇叭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上面,煞是好看!儿时顽皮,会央求奶奶为我编一个牵牛花环戴在头上,在院子里学那斑斓的蝶儿,翩翩起舞。长大之后,少有童心,也不忍摘取,只是静静地观赏。风起时,它无所畏惧,用藤蔓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雨坠时,它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样,它迎风斗雨,誓死不休。谁言草木无心?不过是草木心清,没有人心芜杂。我想,万物皆有灵,植物和植物的缠绕、和大地的拥抱,或许也有着前世今生无可言说的因缘。沉思间,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支小喇叭,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

⑥柴门内的“荆山”,是触及灵魂的温暖。每至初秋,爷爷总会把镰刀磨得锃亮,催促我们赶在晨露将干未干就出门,找一处离家近又长势旺的地儿。我总是将镰刀扛在肩头,大踏步地朝前走,那耀武扬威的劲儿,逗得奶奶那一脸的皱纹更深了。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我们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一下,又一下,荆条也是一片,又一片地倒下。累了就席地而坐,奶奶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随手指一两种药草让我认识,还会用荆条编一顶花环给我戴。那花环香香的,常常能引来美丽的花蝴蝶呢。我总觉得荆条的香,不在于它的花,它的香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⑦雨后就是另外一种美了,这种美是很接地气的,这样的日子,奶奶会和我一起采蘑菇、捡地瓜皮。松蘑、草蘑,常常簇拥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带篮子也不要紧,可以用草秆穿起来。地瓜皮嘛,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是类似于木耳的一种菌类。捡回去,一遍又一遍地用清水冲洗,在大铁锅内,加入油、盐、酱、醋,配上小葱、大酱,就是一盘不错的下饭菜了。

⑧几天下来,手磨出了薄茧,小腿也满是纵横交错的划痕。冲凉的时候可遭罪了,划过的每一道痕迹,都是又疼又痒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秋天将尽时,柴门之内便堆出一座荆山,我知道,这个冬天又可以趴热炕头上写寒假作业了。

⑨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榜首,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周而复始,柴草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柴草垛也就成为日子红火的一个标志。而荆条经灶膛燃烧,在屋顶腾起的袅袅炊烟,又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今想来,当年割荆条纯属为了生活的无奈之举,却因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⑩柴门乾坤大,柴门日月长。光阴在柴门小院里慢慢地溜走,那一道柴门也永远封存在记忆之中。但我深信:柴门内的旧时光,定将成为一辈子的温暖。

【1】“记忆中那一扇柴门”,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难忘那扇柴门的原因。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词句

(1)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喇”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3】联系全文,分析短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暮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 依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