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骼肌受到刺激具有收缩的特性,一块骨骼肌的肌腱至少固定在( )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三块骨上
D.不确定
2、小狗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3、下列有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青春期生长发育快,因此要减少运动,以降低能量消耗
B.青春期脑的兴奋性加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学习的好时机
C.男孩和女孩应保持正常交往,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
D.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生殖器官发育迅速,出现第二性征
4、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体表的角质层可以防止被寄主体内的消化液消化
B.鳙鱼身体呈梭形、体表有黏液,可减小水中的阻力
C.青蛙和鳄鱼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
D.兔子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于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并迅速做出反应
5、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B.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C.甲代表的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图可表示生物圈
6、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大气环境,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C.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7、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发现纸片周围只有甲菌生长。对这个实验结果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C.乙细菌处于休眠状态
D.乙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8、某校生物课外实践小组在学校实验田内种植了丝瓜,播种前同学们做了丝瓜种子的萌发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图甲分析,丝瓜种子在35℃条件下发芽率最高
B.图乙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C.图丙中A花不可能长出丝瓜,原因是花中没有雌蕊
D.丝瓜瓤中的淀粉主要由叶制造的,经过筛管运输到果实
9、许多叫“鱼”不是“鱼”,下列名称中带“鱼”的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鲨鱼
C.鲸鱼
D.娃娃鱼
10、下图中四种动物的后代成活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11、草履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是因为:
A.它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B.它的身体没有外骨骼
C.它的身体内没有脊柱
D.它生活在水中
12、下列关于叶片形态结构的叙述中,与光合作用不相关的是( )
A.叶片形状多为阔而扁平
B.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叶肉栅栏组织细胞接受阳光多,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D.叶脉里具有输导组织
13、生物进化的长河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表面有滑滑的黏液,适应于水中生活
B.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
C.鸟类和哺乳类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D.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对复杂多变环境作出反应
14、下列关于海葵、水螅、涡虫、蚯蚓、蜗牛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水生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体内无脊柱
D.有口无肛门
15、若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n,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再到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是( )
A.2n→2n→2n
B.n→2n→n
C.n→n→n
D.2n→n→2n
16、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河蚌、蚯蚓、蜗牛
B.鲍鱼、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田螺、河蚌、蚯蚓
17、举重是一项无氧运动,能锻炼手臂肌肉,使手臂肌肉变得紧实。如图是人举重时的手臂动作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动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舒张,②收缩
B.无氧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
C.骨牵拉关节绕②活动
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18、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动物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爱护花草树木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C.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
D.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
19、下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与它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草属于生产者,其他都属于消费者
B.蚱蜢和螳螂之间是捕食关系
C.通常情况下,蜥蜴获得的能量最少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全部流向消费者
20、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Ⅰ脊椎动物Ⅱ鱼Ⅲ爬行动物Ⅳ眼镜蛇
B.Ⅰ脊椎动物Ⅱ鸟Ⅲ鱼Ⅳ娃娃鱼
C.Ⅰ无脊椎动物Ⅱ节肢动物Ⅲ腔肠动物Ⅳ水蛭
D.Ⅰ脊椎动物Ⅱ软体动物Ⅲ节肢动物Ⅳ昆虫
21、下图为小明的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动脉血的有______和______。
(2)②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______部位被利用。
(3)小明感冒了,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左手静脉点滴青霉素溶液。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是:左手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肺部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左心室→ →扁桃体动脉→ →扁桃体处组织细胞。
22、组织营养形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_____
23、昆虫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叫作_____。
24、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表示 动作,图B表示 动作。
(2)在图A中,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25、在动物行为研究时,常用到“迷宫实验”。如果人走迷宫,可以在正确路口作标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会怎样呢?
(1)假设1:小白鼠有学习能力;
假设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作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2)探索过程:①设计如图所示迷宫。②将小白鼠分组编号,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③将小白鼠逐一放入起点A,并记录其到达终点B的时间。④把数据逐一记入表格(单位:s)。
组别 | 号别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实验组 | 1号鼠 | 69 | 43 | 12 | 25 | 17 |
| 2号鼠 | 87 | 49 | 58 | 46 | 41 |
| 3号鼠 | 53 | 39 | 15 | 32 | 14 |
对照组 | 4号鼠 | 92 | 32 | 38 | 13 | 19 |
| 5号鼠 | 60 | 41 | 37 | 66 | 33 |
| 6号鼠 | 63 | 19 | 13 | 30 | 12 |
(3)结论1:小白鼠________(有/没有)学习能力。
(4)结论2:在迷宫的正确路口标志, (能/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
26、知识填空:
(1)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______、骨骼肌的收缩为______形成的。
(2)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3)小王同学体内神经细胞和血液白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基因)______,2种细胞内能将遗传信息表达出来的基因______,2种细胞所含的蛋白质______。(本小题三空填“相同”或“不同”)
27、发现:荷兰人____制作了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28、原始生命由于_____不同而进化成动植物两大类群。
29、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30、运动是以_______为杠杆,_________为支点,_______________为动力形成的。
31、将下列食品与其制作所需要的细菌或真菌用线相连。
32、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母亲,和父亲没太大关系。(_______)
A.正确 B.错误
33、小赞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A表示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动作。
(2)①表示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状态。
(3)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就会牵引__绕着__活动。
(4)动物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例如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4、如图是几种有性生殖动物的生长发育相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其中过程2为___________期,它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
(2)在图乙所示结构中,鸡卵进行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④和[]___________([]填字母,横线填结构名称)。
(3)在图丙的结构中,胎儿发育的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3脐带和[]___________([]填字母,横线填结构名称)。丙图不同于甲、乙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