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阳泉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19题,共 95分)

1、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核酸检测的是结构②

C.其内虽没有叶绿体,但是可自己制造有机物

D.根据寄生的细胞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胞病毒

2、生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       

A.下雨天,蚯蚓从土壤里爬出来

B.蛾类雄虫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到同种雌虫释放的性外激素的气味后,飞过去同雌虫交配

C.一只长尾猴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立即爬上树枝

D.蜜蜂发现蜜源后,会迅速回巢在同伴面前“跳起舞蹈”

3、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海马

B.章鱼

C.鲸

D.甲鱼

4、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

B.井底之蛙

C.狡兔三窟

D.蜻蜓点水

5、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脱臼是指人体在运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跌倒,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的现象

B.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C.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D.骨连结俗称关节

6、由“血液的分层实验”可知,血液的组成是(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清和红细胞

C.血浆和血细胞

D.血浆和血清

7、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寄生环境多样性

8、如图为人脑的剖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的表层是白质,有许多脑沟和脑回

B.图中①的左侧控制身体右半部分的运动和感觉

C.酒精会麻痹图中的②,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

D.图中③含有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和逻辑思维中枢

9、恩格勒和勃兰特于1897年在其巨著《植物自然分科志》中,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下列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胚乳

B.两种植物种子均有种皮和胚

C.两种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D.两种植物的胚均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10、《蛙声十里出山泉》是国画大师齐白石以《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为主题,为老舍先生创作出的名作:六只形态可掬的蝌蚪在远山的映衬下,顺着山涧乱石间急流摇曳而下;蛙声从奔腾的山泉与寂静的山谷传来,好像在一声声地呼唤着孩子们回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蝌蚪用鳃呼吸,以皮肤辅助呼吸

B.蛙用鳃呼吸,以皮肤辅助呼吸

C.蝌蚪的运动器官包括尾和四肢

D.蛙后肢发达,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11、流行性感冒、水痘等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病毒制成疫苗防治某些疾病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

D.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12、下列各项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环境决定生物,动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在2023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中,中国队斩获三金。下列关于拳击手打拳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起动力作用,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B.图中运动员的双臂肱二头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C.躲避对方攻击时,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D.打拳动作的完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14、爬行动物—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最重要的原因是:(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能防止水分散失

B.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C.头后有颈,头可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D.蜥蜴的肤色和陆地土质颜色基本一样

15、如图为某正常人进餐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正常含量为80~120毫克/100毫升

B.人体的血糖含量是动态变化的

C.AB段血糖升高由食物被消化吸收引起

D.BC段血糖含量下降,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16、七中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非生物部分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17、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要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以下操作比较合理的是(  )

A.

B.

C.

D.

18、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A.家鸽前肢变成翼,有利于空中飞行

B.家兔大脑发达,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被敌害捕食

D.蜥蜴的体表有角质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19、树木在移栽过程中,其根部容易受伤。园林工人常为移栽后的树木“挂吊瓶输液”(如图),已提高成活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夏季移栽树木的成活率较高

B.移栽时,保留根部的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C.给树木“挂吊瓶”,主要是为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D.给树木“挂吊瓶”,输液的针头应插入输导组织(导管)

二、(共1题,共 5分)

20、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

④蚯蚓——属节肢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腹部有足和气门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

三、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说出通讯的含义及意义:

(1)通讯:是指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________,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________反应的现象。

(2)蚂蚁的通讯对它们获取食物的意义:蚂蚁是营________生活的,没有通讯,蚂蚁的个体间就无法取得联系,无法交流食物________,无法协作将大型食物搬回蚁穴,从而严重影响蚂蚁的生存。

22、有些动物受伤时,总喜欢用舌头舔伤口,这样做其实对伤口恢复有好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23、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分类的依据是以它们体内有无_____来划分的。

24、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它们在分类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 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后者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同学安静状态下测得自己的脉搏平均每分钟跳动82次,则他此时的心跳次数平均每分钟为多少次?(   )

A.82 B.100 C.42 D.75

26、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而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所以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________生物。

27、蚯蚓用_呼吸;双壳类软体动物用_呼吸;蝗虫用_呼吸;鱼用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的协调作用游泳;青蛙幼体叫蝌蚪,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以在_游泳,用________呼吸,__可辅助呼吸;蜥蜴用_呼吸,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_的依赖;家兔用__呼吸。

28、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问题:

(1)在呼伦贝尔草原,由于人们滥捕滥杀狼,造成草原野兔大量繁殖,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这一事例说明动物在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动物属于   .动物在分解体内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可以被生态系统中的   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死后的遗体经过细菌和   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由上可知,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3)2003年,研究人员提取了一头奶牛的胚胎干细胞,并在其中加入两种额外的基因:β﹣酪蛋白和k﹣酪蛋白,由此培育的牛所产的奶中两种酪蛋白(干酪和酸奶的主要成分)含量都成倍增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该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29、根据如图(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结构名称

1   2 3   4 5

(2)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 内有少量滑液和 表面光滑,从而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关节牢固是因为   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

(4)我们通常说的脱臼是指    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30、青蛙辅助呼吸的结构是______

四、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你将下列鸟卵的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对应起来

五、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_____

六、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________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___行为。由此说明动物的____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____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4、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身体是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构成。

(2)体表有_____________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蝗虫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_______,2对__________,它们都生长在胸部。

(4)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___动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