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这种观念有利用于
A.消除民族矛盾
B.促进边疆开发
C.加强君主专制
D.强化民族认同
2、享有“诗仙”美誉的诗人是( )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勃
3、以玉为美、以玉为贵、将玉比德、崇尚玉,是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下面出土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 )
A.先进丰富
B.稳定发展
C.多元一体
D.民族交融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选项,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 “兼爱”“非攻”
B. 实行“仁政”
C. “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
5、秦始皇统一货币后,某商人要到南海郡收购农产品,他带的货币应该是(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刀形币
6、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的尖锐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7、《九国志》一书中有这样—段记载:“唐哀帝时,郑墦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他命令士兵“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材料中的“飞火”指的是
A. 鞭炮
B. 火药(火炮)
C. 火灾
D. 礼炮
8、《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这部作品属
A.历史著作 B.民间故事 C.医学专著 D.数学名著
9、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秦长城的修筑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市舶司的设立
D.郑和下西洋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下列各项中与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直接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百家讲坛》: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评价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2、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会使用火。从材料中可知,今人对远古人类的认知主要是通过
A.考古发掘
B.化石
C.石器
D.烧骨
13、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一场“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下图仪器被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
B.明朝
C.宋朝
D.元朝
15、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四大发明的发源地”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古埃及、古希腊、阿拉伯帝国
B.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
C.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
D.阿拉伯帝国、古巴比伦、古中国
1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有学者认为,“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中“特有的制度”最早出现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地方反叛中央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19、在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中,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请将如下图图片反映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b来克星顿枪声 c玻利瓦尔率军打败西班牙军队
A.abc
B.bca
C.cab
D.bac
20、秦末农民起义中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21、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2、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1985年起, 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4、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25、宋代商业: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______,人口多达百万。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______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6、玄奘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 )。
27、1951年,______(地点)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0——1953年的______(事件)战争的伟大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8、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1871年3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
29、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 )管理海外贸易。
30、中共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31、(探究题)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创新制度篇)
(1)隋朝时期开创的哪一选官制度在中国维持了约1300年?元朝时期开创的哪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唐朝的鼎盛时期被称为什么?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他在位时期的哪一事件促进了唐蕃关系的发展?
(经济发展篇)
(4)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哪幅著名画作反映了这一景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称为什么?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2、分别列举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的表现?
33、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4、古老的东西方曾因丝绸之路而牵于一线。2000多年后,网络传播替代驼队,加快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差异)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文明追溯)
材料二:
材料三:(如下图)他在一次演讲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文明交融)
材料四: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1)材料一中的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图1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毁,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请写出这一建筑见证的文明古国的名称。由图2可知,西方文明的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的。你可知西方文明之源到底是哪里?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多数人”指哪些人?
(4)材料四中“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把什么计数法传遍了全世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