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德州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银环蛇的成体可供药用,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下列关于银环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爬行动物

B.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C.用肺和皮肤呼吸

D.在陆地产卵

2、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15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出现的一些显著生理变化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性发育缓慢逐渐停止

C.出现第二性征

D.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4、为验证“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通讯的”,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前蚂蚁需饥饿处理后放在丙岛,食物放在甲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蚂蚁应来自同一蚁穴

B.一段时间后,需交换桥1和桥2再观察

C.换桥后大部分蚂蚁短时间内依然通往桥1

D.樟木气味浓烈,适合做“桥”

5、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A.胚   卵细胞

B.胚乳   受精的中央细胞

C.种子   胚珠

D.胚   受精卵

6、我国应用动物类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现有天然药物资源12800余种,其中动物类1581种。以下一般不做药材利用的是(  )

A.线虫的角质层

B.蝉的外骨骼

C.蟾蜍的毒液

D.鲍鱼的壳

7、与植物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

8、如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     

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9、赵老师从湖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浆

10、所有的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均具有(  )行为。

A.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B.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

C.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D.求偶、交配、产卵

11、下列诗句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求偶行为

B.穿花蛱蝶深深见——防御行为

C.子在巢中望母归——育雏行为

D.谁家新燕啄春泥——筑巢行为

12、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判断为动脉血管的是(       

A.   

B.   

C.   

D.   

13、农民在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的原因是(       

A.土壤中氮肥较多

B.该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

C.空气中有氨气

D.该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

14、同学们一听到上课铃声就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听觉形成是在(       

A.耳蜗

B.鼓膜

C.听神经

D.大脑皮层

15、“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后一句生动的 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A.鳞片

B.贝壳

C.外套膜

D.外骨骼

16、当水从鱼的口流入,从鱼的鳃盖后缘流出时,流出的水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增多

B.氧气增多

C.二氧化碳减少

D.没有变化

17、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利用酵母菌发面做馒头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18、“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必须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B.立法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迁入动物园、植物园

19、“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不属于动物个体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蚂蚁通过气味和触角示意同伴食物的方向

B.黄鼠狼逃跑时释放“臭气”

C.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D.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特定的叫声

20、鲫鱼在遇到攻击或危险时会释放告警外激素,引起其他鱼类的警觉和逃避。在一个大鱼缸中,中间用细铁丝网隔出两个区域,可以自由流动水。在A端放入一尾受伤的鲫鱼,使其释放告警外激素,同时在B端放入一尾正常的鲫鱼。观察结果,发现B端的鲫鱼也开始表现出逃避的行为。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推测,在A、B小室放入鲫鱼后,中央区鲫鱼的即时反应是(       

A.趋向在A端

B.趋向在B端

C.趋向在中部

D.均匀分布

【2】此实验中,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A.动作

B.声音

C.气味

D.颜色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告警外激素是由B小室鲫鱼释放的

B.实验说明鲫鱼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分泌告警外激素利于鲫鱼种群延续

D.重复该实验有利于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后代的性状全是_____,基因组成是______

22、人体骨的生长包括:骨的长长与骨的长粗两个方面,骨的长长是由于骨骺端的_____产生新的细胞,使骨长长;骨的长粗是由于骨膜内_____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骨加粗.

23、动物_______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4、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5、如果在幼年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人容易得_____,过多则容易得______;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但受到_______调节,也受到_______的影响。

 

26、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7、涡虫属于______动物;其身体呈______对称。

28、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其学习能力越_____,学习行为在其全部活动中所占比例就越_____

29、生物的遗传和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0、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的相互攻击或争斗称为   _____,争斗个体之间的身体往往_____受到致命伤害。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无脊椎动物与所属类群特征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病毒的生活不需要营养。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请根据图二在图一中的食物网里找出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_____。(食物链请用图一中生物名称)

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一般是单方向,__________

4)图三中的 D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主要生物是_____

5)图三中 B C之间形成_________关系。

34、下图是家鸽的骨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家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

(1)家鸽的身体呈____型,这样可以减少飞行时的_____。前肢变成_____,利于飞行。

(2)观察家鸽的骨骼,可以发现[ ]______很突出,长骨中空,内有空气。

(3)家鸽等适于飞行生活的鸟类,一般具有_____的呼吸方式。体内有发达的_____与肺相通,它们分布在______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