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C.作者一家与老王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给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2、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是因为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
B.“响亮的天气”中的“响”指风声很大,“亮”指日光很亮。
C.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D.老舍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原名舒庆春,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南县的九连山有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在操场上玩起了打雪仗。
C.文化节闭幕式上,花枝招展的客家族姑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节目方案很符合这次校艺术节的主题,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孙悟空出生在东胜神洲的傲来国。
B.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抓唐僧师徒目的是吃唐僧肉,自己去西天取经。
C.五猖会是迎神赛会,可文中并没有具体描绘五猖会的盛况,反而详写了我背书的情景。
D.《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祥林嫂是作者集中刻画,并寄寓最深同情的人。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
B.马致远,号东篱,宋代词人,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
C.“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
D.《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7、下列词语加横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jiá)、滑稽(jī)、酝酿(liàng)、随声附和(hè)
B.档案(dàng)、炫耀(xuàn)、栅栏(zhà)、 忍俊不禁(jīn)
C.偌大(nuò)、栖息(qī)、肥硕(shuò)、繁花嫩叶(nèn)
D.蓬勃(bó)、伫立(zhù)、沉淀(diàn)、津津有味(jīng)
8、《论语》十二章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⑪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⑫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B.人不知而不愠 思而不学则殆
C.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回也不改其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下列句子不属于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B.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C.三军可夺帅也《论语》
D.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⑤章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其中第④章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B.第⑥章阐述了人总要有点精神,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地追求,即使生活清苦也自得其乐。
C.第⑧章中的“乐”字,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思想以及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
D.第⑨章主要阐述了要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的问题,强调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9、根据原文,将下面的古诗语句补充完整。
(1)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2) ,雌兔眼迷离。 ,安能辨我是雌雄。
(3)峨眉山月半轮秋, 。
(4)独坐幽篁里, 。
(5) ,凭君传语报平安。
(6)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都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细读本文,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爱陷阱
(1)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2)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3)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4)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5)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6)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7)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8)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9)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10)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11)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12)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13)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14)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15)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16)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17)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1】“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才采取自救措施?这说明“他”存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
【2】“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____父亲和____父亲两个阶段。
【3】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
【4】本文巧设伏笔。请在文中找出与第(15)自然段中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不止一处)
【5】本文以“父爱陷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试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含义:________
形象:________
12、请以“这人确实不一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要有具体事件;②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至少分成5段,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