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可克达拉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新化县禁毒办宣传专干到新化某中学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禁毒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

B. 随着电视剧《如懿传》的热播,使网络上又掀起了一股追清宫戏的热潮。

C. 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以132金92银65铜高居榜首。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娄底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交警队招聘了多位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B.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季,商家争先恐后地推出了圣诞主题的商品。

C.灌木从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引伴

D.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3、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梁生宝是《创业史》中塑造的最为精彩的农民典型。借助书中的诸多人物形象,作者向读者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这次革命是如何进行的。

B.《红岩》作者曾考虑以“锢禁的世界”给小说命名,但最后选定了“红岩”,是因为以“红岩”为名意义更加宽广,更是指红岩精神,一种无畏艰难险阻,顽强坚韧义无反顾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光明前途献身革命的精神。

C.尼摩船长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他击沉战舰是正义的行为,阿龙纳斯教授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D.翻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你就进入了一个魔法的国度,你的身份就变成了“麻瓜”。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还可看出古人在中秋节这天有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C. 四季美景如画,文人妙笔生花。我们领略了第一单元的“四季之景”,还知道了“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D. 寒假期间,老师要求每位同学选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开学后结合自身实际上台发表读书心得。小明的妈妈替他出主意,让他选《论语》并准备让他做“《论语》读后感”的报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乱砍滥伐造成的。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古代优秀诗词。

C.三江源国家公园是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D.演出结束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挚友        迭起        慷慨淋漓          家喻户晓

B.选聘        取谛        至死不懈          妇儒皆知

C.愧作        咳嗽        群蚁排衙          炯乎不同

D.斑澜        深宵        锋芒必露          燕然勒攻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天,妈妈一个人为家事操劳,整个人显得很憔悴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每到课间操时间,学校的操场就人声鼎沸起来,充满了青春奋进的气息。

D.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来回翻动,为明天国旗下讲话紧张得怎么也睡不着。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选自《论语·宪问》)

【1】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咨善射

B.公/亦/以此/自矜

C.徐/以杓酌/油沥之

D.尔安/敢轻吾射!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

(1)公亦以此自矜 

(2)但微

(3)康肃笑而

(4)患其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2)不患人之不己知。

【4】(甲)文中的_____(人物名)最后懂得(乙)文讲述的道理。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你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一枝红杏出墙来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不识庐山真面目,

(5) ,白铁无辜铸佞臣。

(6)江山代有才人出,

(7)沾衣欲湿杏花雨,

(8)巴东三峡巫峡长,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二】

【材料三】

小记者:阿姨好!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李华妈妈:我们上网做旅游攻略,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微博上发布“重博文物会说话”话题,点击量一个月内超过2亿。微博上还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树桩”“三枚银元”等革命文物,很有意思。我们想去现场看看,想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实物,了解战争年代的艰难,希望孩子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小记者:李华,这趟旅游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李华:很受教育。我收集了好多文创产品,笔呀,公交卡套呀。我还认识了一位少年讲解员,他年龄跟我差不多,讲故事特别生动。

小记者:叔叔您好!您对我们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印象如何?

李华爸爸: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啊。比如,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207团旧址等,我对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满期待。

链接材料: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少数家庭出行的选择。

B.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漳州市2021年拟推出动漫《闽西红小鬼》及红土名人寻踪一日游。

C.“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

D.李华一家如果制定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

【2】学校举办“我的红色之旅”主题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红色旅游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3】市文旅局将于2024年创新发展新时代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宣传和服务两个角度来分别举例谈谈怎样做好红色旅游工作。

11、阅读《我长大了》,完成下列小题。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二个句子中长大的具体内容。

小的时候想长大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2】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3】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

仿句:

句意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题目:原来是这样。

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的素材不要使用。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