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广元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六十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2、“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成立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三大战役胜利

3、(当时)维新派毕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他们的变法主张代表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方向……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思潮是(  )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追求民主   D. 维护帝制

4、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5、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符合清朝与西藏关系史实的是()

A. 设伊犁将军 B. 设驻藏大臣 C. 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D. 多伦会盟

6、如表是1860—1920年美国城市化进程表,对该表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时间

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

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城市人口比例(%)

1860年

392

31.4

19.8

1880年

939

50.2

18.2

1920年

1722

105.7

51.5

 

 

A. 城市环境改善

B. 进入电气时代

C. 普及大众教育

D. 出现垄断组织

7、深圳某中学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下侧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据此,请在地图上找到该古人类遗址(   )

A.   B.   C.   D.

 

8、如果把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步入近代社会

B进入蒸汽时代

C开启民主进程

D揭开殖民序幕

 

9、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本国的经济危机,下列哪一国采取的措施有别于其他三国(   )

A. 德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意大利

10、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D.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11、“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中的的“我朝”指的是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12、电影《印度暴徒》讲述了十九世纪中期,印度一些士兵、农民、王公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这些斗争(  )

A.使印度取得独立

B.促进了印度经济发展

C.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D.使印度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13、某班开展“与哥伦布同舟远航”的主题活动,下列与其相符的内容是(  )

A.完成环球航行

B.到达印度

C.到达今天的美洲

D.横渡太平洋

14、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 区域集团化 B、多极化

C、自由化   D、全球化

 

15、“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农民问题”这一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进行抗美援朝 C. 实行土地改革 D.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成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所采取的措施

A. 使各地政权世袭   B. 废除了封攰制庇

C. 不利于国家统一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17、分析下图可知,工业革命使英国( )

A.大众教育得到推广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18、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赞叹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如果用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杰出人物的成就来证明的话,下列哪一选项符合?(     

A.出版了《物种起源》

B.撰写了《战争与和平》

C.创作了《向日葵》

D.谱写了《英雄交响曲》

19、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这“一把枪”挑起的战争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抗美援朝战争

20、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________和国际________迅速增长,____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________的全球化趋势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4、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25、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的是_____________

26、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27、妇女地位的提高

选举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就业权

随着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平等权

影响因素

历史、____等诸多因素

保障

1979年,____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28、图1会议召开于______(地点),在该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图2会议召开于______年,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在慕尼黑会议中被德国侵占的地区。B、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爆发时最早遭到德军打击的国家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基本解除了北方哪一少数民族的威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管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或官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32、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 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举出两项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现代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1921年的成立,是在苦难和屈辱中挣扎的中国爆响的第一声春雷……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努力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摘自《人民日报》“新中国成立”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2)在材料二“▲”处填写相应的新型政党名称。并依据材料指出该新型政党诞生的意义?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祖国”的名称。该“祖国”在哪一事件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据材料四回答,这场变革的领路人是谁?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