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阜阳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哪个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和其他三国不同: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美国

2、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阿保机——辽

B. 元昊——西夏

C. 阿骨打——金

D. 铁木真——契丹

3、二战中,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始于( )

A. 修改“中立法”   B. 发表大西洋宪章

C. 给予苏联军事、经济援助   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C.战争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爆发

D.十月革命必须借助于对外战争

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B. 在中央设置六部

C. 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 设立军机处

6、下面四次国际会议召开时的图片,那么,对这四次会议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由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B. 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特色

C. 都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D. 都直接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7、“船舱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闷热,生病的奴隶被抛进海里淹死……”材料反映的是(   

A.“三角贸易”

B.攻占巴士底狱

C.新航路的开辟

D.俄国农奴制改革

8、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 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C.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9、俄国1861年改革中,废除农奴制的法律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农奴得到份地的方式是(  )

A.暴力夺取   B.出钱赎买

C.政府分配   D.地主出租

 

10、学习历史要抓住关键词,根据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这三个关键词可以推断出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莫斯科战役

 

11、下列“马”字所示的字体中,属于秦始皇推行全国使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2、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发现美洲新大陆、环球航行﹣哥伦布、麦哲伦

B. 万有引力、相对论﹣牛顿、爱因斯坦

C. 《战争与和平》、《神曲》﹣莎士比亚、达.芬奇

D. 《英雄交响曲》、《共产党宣言》﹣贝多芬、马克思

13、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

A.   B.   C.   D.

 

1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是唐代诗人周匡物的诗句,此诗描述的情景与哪一制度有关?

A. 三省六部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5、1857年4月10日马克思在《纽约论坛报》著文指出:这场极端不义的战争就是根据上面简单叙述的理由而进行的——现在向英国人民提出的官方报告完全证实了这种叙述。广州无辜的居民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材料中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十九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重大发展。以下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历史文字记载是研究研究历史现象的基本资料,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B.国家根本,抑给东南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多个世界中心的崛起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19、“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秦孝公)尊官,与之分土。”材料表明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B. 秦国废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C. 秦国以军功为依据加官赐爵 D. 秦孝公求贤以实现国富民强

20、“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诗中歌颂的是

A. 拿破仑

B. 圣马丁

C. 玻利瓦尔

D. 章西女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冷战的表现:经济上:           ——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9年________________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____爆发。

23、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在南非举行,这种反映了早期非洲裔美洲人的情感力量及旋律感的音乐最早诞生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5、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______成立。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

27、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民主德国、________、波兰等;亚洲的________、朝鲜、________等;拉丁美洲的古巴。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西亚和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30、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________上台,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________上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动________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________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体制,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问哪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32、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的两项成就。

(3)简要说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在关联。

33、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宋元时期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变化。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宋代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大提高,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巨大影响。请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7月,刚刚到广东任第二书记的习仲勋第一次视察,就来到了宝安县。他考察罗芳、莲塘之后,来到沙头角。在那条独特的“中英街",习仲勋看见几块竖在街中间的石头,把一条窄窄的街道一分为二,粤港两边贫高悬殊,对比非常鲜明。香港那边车水马龙,人们忙忙碌碌,显得繁华热闹。而属宝安这边却是破破烂烂,很多荒地杂草丛生,显得萧条冷落。很多老百姓都过境买东西不少人过去了就不再回来。面对如此强烈的对比,习仲勋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说:“解放那么长时间,快30年了,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却破破烂烂。”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世界大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向世界表达中国人对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的愿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以展现并提升中国的外交道义和大国形象。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担当,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一种期待。

——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与新特色》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面对贫穷与落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并做出什么决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外交上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湖流,共创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