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泸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他颁布此法令的目的是(     

A.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化解矛盾巩固统治

C.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确立后世立法规范

2、《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倭人”指的是

A.日本人

B.罗马人

C.雅典人

D.朝鲜人

3、14世纪,采用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的租地农场在西欧兴起,这反映西欧农业( )

A.耕种方式的退化 B.经营模式的固化 C.部门分工的细化 D.逐渐资本主义化

4、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此时,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崇尚武力

B.中央集权

C.商业发达

D.小国寡民

5、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得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庄园法庭(     

A.维护庄园领主利益

B.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维护庄园佃户权益

D.限制庄园领主特权

6、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以下不是他发明的有

A. 放映机

B. 碱性蓄电池

C. 电影摄影机

D. 电话

7、1816年,德国普鲁士共有20345所小学,配备教师21766人。220万适龄儿童中有116.7万人入学,入学率约占60%。到1846年,各类小学达到24044所,教师增至27770人,入学学生达243.3万人,相应增长率为18%、40%和108%。以上变化目的是(     

A.提高人口增长率

B.满足工业发展需要

C.适应城市化发展

D.增加劳动就业率

8、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为保证贫困公民都有参政议政机会的措施是

A.主席团轮流执政

B.召开公民大会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建立津贴制度

9、下侧资料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其中开辟了①所示路线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10、暴力冲突与和平往来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下列能同时反映这两种交往方式的历史事件是

A.布匿战争 B.亚历山大帝国 C.希波战争 D.罗马帝国时代

11、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两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得是

A. 封建势力强大而且顽固

B.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D. 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12、11世纪末期,《罗马民法大全》的手抄本在意大利被发现,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罗马民法大全》是(       

A.《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律著作的统称

B.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的汇编

C.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的汇编

13、“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A.古代中国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

14、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组织

B.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15、“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段文字应当出自( )

A.《大宪章》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

16、20世纪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的是(     

①日本   ②意大利   ③德国   ④美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17、1800年、法军再度进入意大利,拿破仑废除了22个关卡;拍卖教会的土地并取消了其封建特权;1809年,还废除了教皇的世俗政权等等。这些说明拿破仑战争给意大利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意大利文艺复兴

B.巩固教皇宗教权威

C.冲击当地的封建制度

D.阻碍科学技术传播

18、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形势。图中让他进攻苏联中的指的是(

A.德国的希特勒

B.英国的张伯伦

C.法国的达拉第

D.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19、“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历史上这样的宣誓仪式曾流行于

A.古希腊和罗马

B.封建时代的日本

C.中世纪的西欧

D.西周时期的中国

20、如下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的场景,它改写了法国的历史。该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召开三级会议

C.瓦尔密大捷

D.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促使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发生巨大改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1)由“发明大王”发明,使人类的日常生活从此告别黑暗。______________

(2)1903年,美国人发明,实现了人类的飞天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

(1)炎黄战蚩尤

(2)项羽战秦军

(3)西汉战匈奴

(4)东晋战前秦

 

 

 

 

23、古代埃及法老权力的象征是  

 

24、罗马帝国建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__________战中打败蚩尤;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__________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26、观察下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地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之地

27、唐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后梁等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吴等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汉,史称“_____________”;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_”。

2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________________

29、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0、( )罗伯斯庇尔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华盛顿   B.法国大革命

( )瓦特   C.美国独立战争

( )哈格里夫斯   D.改良蒸汽机

( )克伦威尔   E.珍妮纺纱机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分别写出一战后、二战后、冷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3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称谓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在物理学方面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3)图一中的人物的代表作有哪几部?

(4)图三中的人物终身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是什么?

 

33、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的概况。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13—18世纪,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富裕的农民、骑士等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宫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根据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教材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欧洲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洲、亚洲;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观念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材料三:见下表

时间

国家

大事记

1640-1688

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75—1783

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

1776

《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9-1794

法国

法国大革命

1789

《人权宜言》发表

(3)根据材料三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