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常德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下列行为不符合这句话内涵的是 :

A.某校成立“爱心社”,为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

B.某市出租车司机组成“爱心车队”,免费让无助老人搭乘

C.某校的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

D.某班同学利用周末时间打扫社区街道

2、以下是八年级(1)班9月时事播报小组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的两则新闻:

※杭州亚运会推出体育赛事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和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

※“争气机”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登场。华为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互联网发展带来机遇和潜力,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由此可见,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创造经济新业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B.网络与政治融合,保障公民参与权

C.数字引领新科技,赋能智能新生活

D.网络之弊需警惕,理性利用最可靠

3、《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B.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C.要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各种规则

D.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教大家使用图示法来理清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小东尝试着做了一些图示,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观察漫画《镜头下的贫困生》,从中你会感悟到(     

①尊重能消除隔阂,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将贫困生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是对其最大的尊重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教育部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开展研学旅行(     

①有利于学生主动了解社会,融入社会②就是变相旅游,价值不大

③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习④有利于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为牟取暴利恶意炒作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2023年7月2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部署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切实净化网络生态、积极营造清朗有序网络环境的举措成效情况。这警示我们中学生(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守网络准则②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我们应当(     

A.积极承担责任,讲究代价与回报

B.行己有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C.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D.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9、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名两岁女童在小区被一条黑色罗威纳犬咬伤,造成全身多处伤口,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等严重损伤。据警方通报,经过调查取证和走访摸排,已经锁定了涉事黑狗的主人唐某,并于10月17日对其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由此可知(     

①唐某被刑事拘留,说明他受到了行政处罚

②唐某纵犬伤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警方依法对唐某采取措施,表明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当地警方依法行使司法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于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遵守国歌礼仪规则已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和行动准则

②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秩序

③这一规则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侮辱国歌入刑,有利于维护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为支持全面打赢防疫阻击战,服务全国近1.8亿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开通,平台涵盖专题教育、课程教学、家庭教育、课后服务等六大模块的学习资源,可供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使用。这体现了网络(     

A.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渠道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D.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12、小芳:我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来玩耍的小朋友。小军:我今天参加社区组织的普法宣传活动,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解答疑惑。上述对话可以看出小芳和小军(     

①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②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③倾力奉献社会④参与这些活动只为了得到他人赞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20年1月31日,在派出所扔下12000元捐款和一张“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的字条后转身就走,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环卫工袁兆文大爷的这一爱心举动感动了太多人。中国好大爷袁兆文的义举(     

①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境界                         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践行了敬业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体现了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14、2023年6月7日,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对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而言,他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行动。据悉,今年共有81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坐上成都雷锋车队“专车”,一路畅通直达考场。成都出租车雷锋车队的行为(     

①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

③是全体考生和家长的一致要求④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早晨,晓明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站台上大家都在排队上车;公交车行驶到人行横道时停车礼让行人;到了学校门口,乘坐私家车的同学也早早下车步行到校门口……,这让晓明想到了一句话:“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④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     

①自己衣服尽量自己洗②按时完成作业

③事不关已就袖手旁观④只要能考出好成绩就不择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7、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你校打算开展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几位同学以“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虎:中学生要树立个人安全高于国家安全的观念

B.小丽: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C.小梅:中学生要严厉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D.小文:中学生要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殊死搏斗

18、小福参加“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后,感慨到:“参加这样的活动,既帮助了他人,也让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这说明,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有(     

①维护社会和谐②推动国家进步③促进全面发展④体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     

A.花鸟离不开物质和群体的支持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融入社会就能够获得成功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网络交往、网络利用等问题,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网络辩论活动。辩论活动——两位同学观点。

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观点进行点评。

22、

如何看待漫画中的观点?

23、判断说理

(1)虽然我是一名在校学生,还没走上社会,但我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

判断:

理由:

(2)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着绝对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说说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25、某校八年级学生学完第四单元之后,学校组织某班学生出一期相关的板报,下面是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偶遇佳句]

[佳句一]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

[佳句二]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伯克

(1)佳句一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什么?(2分)

(2)佳句二说明我们应怎样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分)

(3)这些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现象剖析]

(4)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负责的人呢?(3分)

 

26、   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思维导图。

    

(1)请你仿照第一幅图示中①②的语句把③④填充完整。

(2)从图示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两个方面即可)

27、【诚信无价,践行诚信】

“最美女老板”李丽丽经营酒店30余年,累计拾金归还失主180多次,金额约120多万元;儿子因躲债14年离家不归,可是孙兆兰老人却没有像儿子那样选择逃避,近十年来,她已经替儿子还掉十几万元债务,受到街坊四邻赞誉。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请你写出一个诚信的历史典故。

(2)请你谈谈讲诚信的重要性。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诚信的品质?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

1)根据“國”字的意思,写出你的所属。

2)以“戈”守卫“口”中的“口”都包括什么?

3)为什么要用“戈”守卫“口”?

4)作为“國”人,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意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