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坐高铁和动车,明确规定“禁止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等明确规定“禁止大声喧哗”。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 )
①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②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追求自由不得损害他人利益 ④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行事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2、小欢和几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深圳市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以下是他们的参赛过程,从中你得出中学生可以( )
A.关心社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
B.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合法权益
C.改变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和谐
D.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建言献策
3、对漫画“快乐大扫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③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④劳动是实现人生所有梦想的唯一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对下表中的“微行为”,最恰当的“微点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A | 小明把别人的秘密与大家“分享”,并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 | 做到了恪守诚信的要求 |
B | 小明碍于面子,考试给好朋友递小抄。 | 对他人负责 |
C | 小明按时参加升旗仪式,向着国旗脱帽敬礼。 | 心怀爱国之情 |
D | 小明把家中外国品牌的物品当作垃圾扔掉。 | 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
A.A
B.B
C.C
D.D
5、“00后”被有些人贴上了“不负责任、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
B.依然我行我素,追求自我个性
C.勇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D.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担责能力
6、“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 )
A.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7、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你校打算开展关于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几位同学以“中学生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展开了讨论。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虎:中学生要树立个人安全高于国家安全的观念
B.小丽: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C.小梅:中学生要严厉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
D.小文:中学生要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殊死搏斗
8、法律宣传标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地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法律宣传标语存在错误,需纠正的是( )
A.陌生来电需谨慎,个人信息勿泄露
B.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C.“QQ好友”来借钱,赶快支付别犹豫
D.增强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
9、作为中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中学生的责任来自( )
①道德原则②法律规定③公民身份④分配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山东泰州的一家餐馆承诺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晚餐,只要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个地方坐下,吃完可以直接走。此举启发我们( )
A.关爱他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毫无保留
B.要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关爱他人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内心感受
D.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必须提供各方面支持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下列能表现我国是“礼仪之邦”的有( )
①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②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歌德曾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社会只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④要解决内心的孤独就必须过集体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14、网络问政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下列网络问政流程,排列合理的是( )
①公示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②相关部门将有关意见整理,提出最佳方案
③政府部门就相关事项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④人民群众在网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15、下列关于犯罪与一般违法的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犯罪和一般违法都触犯了法律
②违法行为是没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6、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生命;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说明了(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
④尊重是相互的,能减少摩擦,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雅雯的奶奶生重病住院,为了让奶奶配合治疗,医生告诉奶奶她没事的,很快就会好起来。医生的行为是( )
A.欺骗患者不讲诚信的表现
B.给医院增效益的权宜之策
C.珍惜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
D.善于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18、11月29日,某法院依法宣判一起针对建筑工地实施敲诈勒索的跨区域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判决被告人马某东等8名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至五年不等的刑期。马某东等人的违法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
A.应受刑罚处罚性
B.违反了刑法
C.严重社会危害性
D.民事违法性
19、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 )
A.犯罪的本质特征
B.犯罪的法律标志
C.犯罪的法律后果
D.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0、近年来,“直播带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偷逃税款”的违法甚至是犯罪现象。为此,有关部门通过依法追缴税款的方式来规范“直播带货”,这是因为( )
①网络生活的有序化,需要规则的维系
②规则是靠强制性手段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可以规范和调节我们的行为
④有了处罚措施,社会就能安定有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 近日,南方某著名大学依照高校有关条例,开除了考试作弊的学生,对此小红认为,偶尔作弊是小事,不必大惊小怪,为了作弊这种事情就开除学生,处罚太过了。
请你对小红的观点加以评析。
22、2022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一周年纪念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的五集纪录片《民法典进行时》。通过《价值引领》《生命尊严》《创新发展》《顺应时代》《以人为本》五个层次,展现民法典实施一年来,民事权利保护进入了“法典”时代,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展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呈现法律条款在基层实践中的落地生根,揭示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新高度。从“摇篮”到“坟墓”,从人格尊严到生活幸福,从财产安全到交易便利,民法典为百姓各项民事权利保驾护航,是一部真正的“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不断加强立法,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3、遵德守法我践行
某校围绕“遵守社会规则”相关知识,组织同学们进行模块学习,以下是学习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模块一:道德篇
[观点评析]以下是两位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发言:
(1)请你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践行礼貌]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些古语启示着我们,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生活中我们要以礼待人。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模块二:法治篇
[行为分析]十七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力抢夺小学生财物,得赃款1500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3)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案例警示]某校初二学生小凡,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经常旷课,打游戏,出入舞歌厅等,偷盗、敲诈、勒索低年级学生,最终发展为伙同其他人进行抢劫,共作案20起,涉案金额达3万多元,其中有三起刺伤事主,公安机关将其缉拿归案,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000元。
(4)我们青少年应从小凡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请简要谈谈。
24、小明暑假原本制定了一个看书和锻炼身体的计划,但是一放假他就沉迷网络聊天、游戏不能自拔,小明在上网过和中,甚至浏览到一些暴力、色情信息。暑假的自我提高计划荒废了,临到开学小明很懊恼,但是又觉得自已没有好的办法能够从网络信息的海洋中挣脱出来。
请你告诉小明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5、(14分)2010年2月20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沈浩舍小家顾大家,正确处理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同时他热爱集体、热爱祖国,敢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请问: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6)
(2)我们应该如何以沈浩为榜样,向沈浩学习?(8分)
26、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13亿多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请你列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2)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材料二: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扶贫办的统计,我国目前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和5630万贫困人口。
(3)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27、劳动托起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社会应认真贯彻和落实“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语录:“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2)辛勤劳动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28、读故事谈感悟。(请从四则故事中选择三个谈读后你的感悟)
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想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走着走着,他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下挡在老伯伯的身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于是那个人往前走了五里,可还是看不到他想要到的那座寺庙。这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故事二: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在好心人的资助下,“羊孩”拴拴(化名)被送进榆阳区聋哑语言康复学校,从未张口说过话的拴拴将从头开始学语言。
故事三: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铁锅走出了从红极一时到鲜有问津的过山车行情。2018年年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章丘铁锅一夜成名,“三万六千锤”成为这款网红商品的底气,最火时一天能卖出上万口锅。但在此之后,当地各种小作坊一哄而上,甚至有的人用机器冲压冒充手工锻造,导致铁锅品质良莠不齐、品牌真假难辨。结果,章丘铁锅的口碑直线下滑,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
故事四:以下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今天,我在后院发现地上有许多爆竹屑,知道你趁父母不在时约你的朋友来放爆竹了。你可曾想过:如果引起火灾,我们所要承受的损失和承担的法律责任会有多大!
前两天,我看到你的朋友把能以假乱真的玩具手枪留在我们的院子里,还发现家里的软塑花盆被枪弹打得像蜂巢一样。面对这些,你给我的解释是:“他们没有恶意,我也不是故意的。”你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慎交朋友,不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怕无心也会惹下天大的麻烦。无心之失有重有轻,但同样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污点。你能不小心吗?